【推荐】无锡高新区崛起高端智能传感器产业群
物联天下,传感先行。作为无锡物联网产业核心区,无锡高新区以感知技术为突破口,吸附全球顶尖科技、人才和项目资源,培育高端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构筑起坚实的物联网产业之基。
物联网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其产业链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感知层技术是整个物联网正常运行的基础。在感知技术中,传感器技术是关键中的关键,被形象地称为物联网的“细胞”。
近年来,国内传感器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去年市场规模达1126亿元。然而,国产传感器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国内市场上的高端传感器80%来自进口。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脱颖而出。位于无锡高新区的美新半导体是国内传感器行业的“领头羊”,去年底,企业推出令业界震撼的“爆款”――无人机惯性导航磁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将无人机的“航向角”从现在通行的1°精确到0.1°,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应提升10倍。
“美新与欧美高端传感器企业同台竞争,靠的是在MEMS技术研发上的高人一筹。”美新半导体公司董事长赵阳介绍,MEMS传感器是指尺寸几毫米乃至更小的微机电系统,其内部结构一般在微米甚至纳米量级,体积小、功耗低、性能稳定。目前,全世界有10亿部手机、4000万辆汽车安装了美新生产的MEMS智能传感器。
美新领衔,目前,无锡高新区已集聚了近20家MEMS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他们承接无锡半导体产业的先发优势,在我国高端传感器领域挑起了大梁。
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高新区把智能传感器列为重点支持的方向之一。为此,该区建立微纳园,并于去年获批江苏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无锡微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渊斌告诉记者,微纳园汇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切实解决了困扰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材料、工艺、设计、集成等共性技术难题。园区成立7年来,集聚近300家传感器及相关企业,去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10家企业挂牌新三板;汇聚了6000多名人才,其中包括2000多名博士、100多名“海归”,以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人、省双创人才17人。
针对高端传感器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微纳园联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机构共同建设MEMS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用该平台的企业,都能得到政府的资金补贴。“研发生产线和规模制造线的无缝对接,使得MEMS成果快速产业化成为可能。”杨渊斌说。
今年8月,国家物联网感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户微纳园。该中心以各类MEMS传感器、识别设备以及感知模组终端等为服务对象,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传感器检测种类覆盖最全的实验室。
落户在园区的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为无锡乃至全国物联网产业提供了源源不绝的高端“智力”保障。成立以来,中心累计承担国家、省、市级项目60余项,培养了近700名物联网等相关领域的工程硕士;转移转化科研项目近70项,投资、孵化30多家物联网科技企业,相关企业资产总值30多亿元。
传感器技术进步与应用深度融合,不断催生物联网产业新的“爆点”。从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家居,从汽车、高铁到智能化工厂,当百亿计的传感器被嵌入其中,“万物互联”的宏伟蓝图正变成身边的现实图景。
在无锡碟和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运动失能患者通过腕带把手臂绑在手柄上。随着游戏进程,手柄带动手臂不断重复运动轨迹,病人在此过程中逐渐恢复运动能力。
“这是一款上肢机器人,可以有效帮助肢体瘫痪和运动创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无锡碟和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副总裁孙焱辉介绍,机器人有一套包含力量、速度、位移的感知系统,你没力量,它就带着你动;力量不足,机器也能“帮小忙”。目前,这款上肢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社区康复和居家康复。
在无锡苏南国际机场,一款叫做“候机宝”的行李推车颇受欢迎。无锡知谷科技技术部经理杨坚介绍,这款推车上装有各类定位传感器,乘客只要在推车上刷一下登机牌,“候机宝”就会帮忙寻找登机口以及餐饮、购物、休息区域。“即将推出的新一代产品会在坡度感应、刹车感应、位置感应、心电感应等方面融入更多的物联网技术。”杨坚说。
需求牵引,技术创新,产业增值,无锡高新区在全国物联网版图上逐渐确立了系统性先发优势。据统计,近年来,无锡高新区物联网产业规模持续跃升,去年实现物联网营业收入115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全区新注册物联网企业636家,新增新三板物联网企业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