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再提速提升五力核心是什么
国企改革再提速提升“五力”核心是什么?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会议指出:“今后三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国企新一轮改革再提速,并引入了新的内涵。
新时期如何看待国企“竞争力”?
国企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推进的长期任务,需要动态地来分析政策演进。
从字面的变化来看,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是“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新的三年行动方案,把“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提升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并作为“五力”之首,或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战略意义。
首先要厘清“提升竞争力”的目的是和谁竞争?
以国家政策层面的角度来分析,提升国企的竞争力不是同行业国企之间的竞争,更不是和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去竞争;历史经验证明,国企之间的竞争在过去起到了激活市场活力的作用,但是在经济相对低迷的时期,国企直接的相互竞争可能会造成内耗;而无论是政策导向、资源能量还是主体规模上,国有经济都不存在与民营经济竞争的出发点。
所以,提升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是为了参与国际竞争。
结合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历史阶段来看,未来我们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不仅将在国内市场直面海外企业的竞争,还要进一步走出去参与全球经济领域竞争,参与国际市场的分工和协作,所以会议强调“今后三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期。
提升“创新力”补短板强弱项
在明确提升“竞争力”的目的和竞争方向后,更重要的则是如何提升“竞争力”的问题。我们国企与国际领先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在哪里?资源、市场、政策等方面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弱项主要在“创新力”上,在新兴产业领域、核心技术、产业模式和产品创造力上,是我们的短板和弱项,所以,未来我们国企打造核心竞争力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以电信行业来看,10多年来,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逐渐陷入了囚徒困境,因为三家运营商本质上没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产品到服务模式到运营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更多的是拼牌照、业务结构、业务成本、资本的积累等方面,这些是资源层面的竞争,而不是核心能力方面的竞争,所以竞争的结果因移动牌照等资源差异而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对整个行业创新力、创造力的提升没有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从本质上也没有提升运营商自身的竞争力。
国企提升“创新力”任重道远
新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可说是再一次梳理了国企改革发展的路线图,特别是增加“创新力”可谓抓住了关键。通过提升创新力,来增强竞争力,从而实现增强“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所以核心在于如何提升创新力?
这是一个新任务也是一个老话题,国企在国计民生领域和基础领域,承担着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是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基石,拥有天然的资源禀赋优势;但是体制机制僵化、创新力不足的问题一直被人所诟病。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结构转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变革,以及新的国际竞争环境,倒逼国企必须走出“舒适区”,敢于自我“革命”,敢于加入新经济的浪潮之中,未来才能在全球经济海洋中乘风破浪。
首先,注重“人的要素”对创新的推动作用。提升创新力的关键在于人!拥有创新力的人才是核心要素。需要不断推进国有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空间。例如,在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上,需要打破条条框框,包括对知识产权如何评估?对人才的创造力和贡献如何进行估值?没有分配机制上的改革去谈人才和创新是困难的。
其次,“内外兼修”推动企业创新。一方面,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创新理念来实现内涵式创新,实现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方式,引进新人才、新模式、新产品,来实现业务层面的创新,国企通过发挥规模化运营优势,打造创新生态体系。事实上,大企业搞创新很难,仅依靠研究院打造不出有创新力的产品。国内外大企业通过资本收购中小型创新企业,整合入企业生态体系,这是最有效的提升企业创新力的途径。
再次,管理者的定位要适时转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管理层的思维决定企业的思维,管理层的眼光决定企业的高度,应加大对“企业家”型管理者的培养,当一个国企的管理者不是做官,而是做实业。
还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积极构建、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准绳、以风控为保障、以创新为动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文化。要建立起与市场竞争相匹配的经营机制,体现市场主体的竞争性、灵活性及创造性。
最后,培养领先的创新型新龙头。国家层面要扶持打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企业。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