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会满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将引入科创板经验
易会满: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将引入科创板经验
易会满: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将引入科创板经验
摘要
自去年11月黄浦江畔一声宣告,一年时间里,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改革顺利落地,科创板平稳运行已满百天。作为“试验田”,科创板改革取得哪些突破?如何评价科创板成效?未来改革经验将如何推广到全市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如何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如何?自去年11月黄浦江畔一声宣告,一年时间里,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改革顺利落地,科创板平稳运行已满百天。作为“试验田”,科创板改革取得哪些突破?如何评价科创板成效?未来改革经验将如何推广到全市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如何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如何?
“试点注册制是科创板改革最大的制度突破,是整个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标。处在资本市场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易会满说,科创板运行100多天来,注册制试点平稳有序,改革紧紧抓住信息披露这个核心,推动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归位尽责,审核注册各环节公开透明,实际效果基本得到了市场认可。目前,从企业申请受理到完成注册平均用时不足4个月。
与注册制配套的系列基本制度改革也经受住了市场检验。发行交易、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退出机制、持续监管等制度创新平稳有序。
“科创板的另一项重大突破在于支持了一批符合科创定位的企业上市,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初显。”易会满说。截至近期,上交所已经受理168家企业科创板申请,已审核通过84家,证监会注册60家。不少科创板企业在细分领域是领军者,业绩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场,上市带来的增信效应、声誉效应、示范效应开始显现。“经过一段时间,相信科创板会培育出伟大的科技公司。”
“从科创板开市以来的情况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用‘符合预期,基本平稳’八个字来评价。”易会满说。
根据上交所数据,40家科创板公司上市首日平均上涨150%,截至10月底,首批25只股票较发行价上涨约90%,股价趋于理性;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已有440多万;科创板日均成交金额142亿元,占同期沪深两市成交的3%,交易活跃度较高。
“近期一些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分化,是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必然过程,更加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功能也必须通过充分博弈来发挥。”易会满表示。
数据显示,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博弈比较充分,没有出现暴涨暴跌。在设有涨跌幅限制的交易日,九成以上个股涨跌幅在10%以内。从交易秩序看,开市至今发现9起异常交易行为,未发现重大的交易违法违规情况。
“对于科创板要有信心,也要有包容和耐心。”他认为,科创板改革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经济创新转型,二是用这块“试验田”推动资本市场基本制度改革。改革成功与否不能简单用个别股票短期表现衡量,要从更长时间维度去观察有没有把握好科创定位,能不能培育出优秀科创企业,是不是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
“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不是简单照搬照抄。我们将统筹各层次市场的功能定位,结合市场实际,在充分评估论证、确保市场稳定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改革。”易会满说。
他表示,首先要稳步推行注册制,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更大程度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结合证券法修订,研究逐步推开。”
在发行承销环节,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形成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等机制,实现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在交易环节,放宽涨跌幅限制,配套完善盘中临时停牌、“价格笼子”等市场稳定机制。优化融资融券机制,促进多空平衡。在持续监管环节,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针对性,树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并购重组由交易所审核,涉及发行股票的,实施注册制。在退市环节,创新退市方式,优化退市指标,简化退市流程。
对于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关系,他说,“今后是存量和增量的共同改革,情况更复杂、要求更高,要坚持底线思维,用增量带动存量,同时考虑存量实际情况,在整体市场预期稳定的大环境下稳步推进。”
“对于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不能久拖不决,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要考虑治标与治本、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易会满表示。
证监会近期明确了12个方面的改革任务。易会满说,部分论证充分、条件成熟的改革举措已陆续出台,目前正抓紧制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要尽快出台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规则,推动证券法修改,加强资本市场法治供给与投资者保护,加快转变证监会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等。
在他看来,资本市场改革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投资者众多,关联利益广泛。另一方面,作为晴雨表,资本市场是经济社会运行中各方面情况的综合集中反映。这导致资本市场改革相较于其他领域可能有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要在不确定性中找准确定性,创造改革条件,寻找改革窗口,通过顶层设计排出改革时间表。”易会满说,将不断评估影响改革的各项因素,坚持“稳中求进、做好协调、能办快办”原则,保持定力,一步一个脚印让改革措施稳步落地。
他认为,检验改革成果有两条标准,一是能否真正改善、稳定市场预期,二是能否真正给市场带来信心。
易会满说,近年来随着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逐渐放开,中国资本市场在产品、机构和服务领域的开放水平正持续提升。随着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外资投资A股市场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参与度大幅提升。与此同时,A股纳入明晟、标普道琼斯、富时罗素等国际知名指数的比例逐步提高。
“我国资本市场‘走出去’与‘引进来’渠道日益丰富,影响力不断提升,充分表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易会满说。
他表示,今年6月陆家嘴论坛上宣布的9条开放举措已经落实5条,剩余的4条年底前也将基本落地,包括进一步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抓紧发布H股全流通工作指引,拓展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渠道,以及持续扩大期货特定品种范围,以更大力度引入境外交易者等。同时,正抓紧修订完善配套监管规则,明年取消证券、基金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资本市场开放,不是为开放而开放,一方面是融入全球金融市场,更重要的是为了推进改革。”易会满说,开放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风险的管控,做到“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