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桂浩明利空靴子纷纷落市场影响逐个减
证券时报:桂浩明:利空靴子纷纷落市场影响逐个减
证券时报:桂浩明:利空靴子纷纷落市场影响逐个减 更新时间:2011-2-21 11:46:39 春节后10余天, 央行先后实施今年首次升息和二度提高准备金率
春节过后10来天,有关方面的调控举措不断出台,央行先后实施了今年的首次升息和第二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尽管这些举措有着不同的具体指向,但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要收缩流动性、控制通胀。
货币调控的必然性
尽管日前公布的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市场预期为低,但是客观上没有减轻投资者对通胀形势的担忧。实际上,我国现在正面临一种复合型通胀,其中既有成本推动因素,也有需求拉动因素,还有资金撬动因素。从通胀的传导体系来看,既有输入型,也有内生型。因此,要有效地予以控制,难度很大。
去年下半年起,国家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抑制通胀,其中不乏行政手段。这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来说距离调控目标仍然还比较远。特别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加大了我国进口成本,也使得国内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加快,这就助推了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涨。而一段时间来,国内不理想的气候条件,也令市场对农产品减产预期强烈,相关产品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也因为此,投资者对今年、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的通胀形势,普遍是比较担忧的。1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没有突破5%,这固然表明在控制通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是可喜的。但是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在过后的几个月中,消费者价格指数仍然可能会突破5%,全年要实现4%的调控目标,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为了要达到调控目标,从央行的操作而言,自然就会不断地收紧银根。提高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显然是会被频繁使用的举措。
去年年底,一些学者在预测今年的经济形势时就提出,2011年可能会加息3次左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以上。并且,这种操作主要是集中在上半年进行。由此可见,在春节后不长的一段时间中,央行就连续进行货币政策方面的调控,具有必然性,也完全在市场预期之中。
持续收缩流动性
不过,也许大家会对这样的问题感兴趣,这就是因为距离前一次政策调控时间还不远,调控的效果尚有待检验,央行为什么又急切地再度进行调控呢?何况,1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是低于预期的,1月份的新增信贷同比也有较明显的下降。加上当月外贸顺差在减少,相应的外汇占款增加也将放慢,这些至少说明当前的调控压力还不是特别大。
笔者看来,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坚持调控,特别是把准备金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19.5%的超高水平,更多是体现了一种前瞻性考虑。即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的敏感时机表达坚持调控、抑制通胀的决心,同时也是为进一步收缩流动性打好提前量。毕竟,在随后一段时间,因为有较多央票到期,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有可能松动,所以央行需要未雨绸缪。不管怎么说,在广大普通百姓看来,调控政策的连续出台,即表明了通胀压力很大,也显示如今的宏观政策环境将是持续偏紧的,调控是主基调。
市场运行受调控左右
回顾最近一段时间股市走势,应该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它清晰地显示出,市场运行明显受到各种调控举措的影响。不过,由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这些影响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特征,使得股市行情复杂多变。今年1月份,央行祭出第一个调控举措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还辅以相关的“窗口指导”。其实际效果是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收缩了商业银行的资金,以致在资金市场上回购利率飙升。这样一来,股市资金面自然也变得十分紧张,于是成交萎缩,股指大跌。也许,当时这种强力回收流动性的做法,对于正常的经济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不可避免地被诟病。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有了央行停发央票及在公开市场上通过逆回购投放资金的做法。应该说,这些措施是有效果的。当1月底资金市场回购利率开始下行,表明资金面的极度紧张状况有了缓解,股市也得以稍稍喘了口气。成交开始增加,股指也有所反弹。
在春节长假后的最后一天,央行宣布升息,这给当时股市的做多热情浇了一盆冷水。但是,一方面升息是预期中,而且升息与提高准备金率不同,其在收缩流动性方面的效果显现会比较慢;另一方面,这个时候的资金面毕竟要比一个月前的时候缓和。同时,期间欧美股市与期市均告上涨,给境内股市也带来了正面推动。所以,股市得以在短暂调整后继续保持回升态势。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低于预期,更是给市场注入了新的向上动力。大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出今年新高。不过,股指越往上走,其受到的压力也越大。因为投资者都很清楚,抗通胀是经济工作的大事,持续进行调控是不可避免的政策取向。所以到了央行公布政策的敏感时间点,投资者就会揣摩会不会有调控政策出台。受此心理影响,在股市操作上自然会十分谨慎。在这个意义上,上周末出现的股市下跌,与其说是有人猜到了央行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如说是大家对调控有着强烈预期,并且客观上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投资行为。
对市场影响呈递减态势
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又一只利空的靴子落地了。不过,作为投资者也都十分清楚,这绝对不是最后一只靴子。今年股市,就是运行在持续调控的大环境下。那么,从操作层面上该如何应对呢?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留意:其一,调控本身的确对股市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这包括随着基准利率的提高,投资的资金成本在加大,企业利润也会有一定的下滑,市场资金面总体上也会趋紧。所以,对行情就不能有太大的预期;其二,由于调控是预期中,并且是在连续地进行,这也会使得其对市场的影响呈现递减态势。反过来说,市场对调控所作出的反应会逐渐变得不那么激烈。这样,股市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行情也就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所以,作为投资者,不能忽视调控,对于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举措,还是要予以高度重视,需要研究商业银行又有3500亿元资金被冻结以后,市场资金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同时,股市资金供应与商业银行的资金面状况,毕竟还不是一件事,也没有必要夸大准备金率提高对股市的影响。
应该说,现在股市的整体估值还是比较低的,这对投资者很有吸引力。即便在调控的大背景下,也还是会有一些资金试图在资本市场寻找出路,这里包括被迫从房地产市场中撤出的资金。尽管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这种状况已经出现,但是可以理性预期。由此,大家可以判断,虽然宏观调控在连续进行,但在目前股票普遍具有投资价值的条件下,股市并非只有下跌一条路,但是确实不具备出现大行情的基本条件。短线而言,以今年1月份的低点为起点,如果有15%的反弹空间就已相当不错。换言之,此次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以后,市场还是有能力消化这一利空,将还没有走完的行情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