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碚竞争力百强公司集中于六大传统行业
金碚:竞争力百强公司集中于六大传统行业
金碚:竞争力百强公司集中于六大传统行业 更新时间:2010-11-24 11:17:55 11月24日,第八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以“境界为上”为主题,全程图文直播。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先生发布“2010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
在报告中,他提出
金碚: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参加2010第八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刚刚我们主持人讲了,我们已经是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营报连续八年主要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对中国企业竞争力进行监测。同时也对各个产业中间的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且深入的研究若干个表现突出的企业的竞争力状况,监测的成果我们每年都是以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这样一个形式在每年年会上我们首发,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竞争力报告实际上有50万字左右的成果。
今天我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对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另外我们对各个行业的分析,还有就是对一些表现突出一些企业进行分析。我们这个项目它的基础是20世纪90年代的上半叶,大概92年之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了一个重大的研究项目,就叫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当然它的研究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专家承担的,这个成果也是作为理论成果,获得了多项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奖励,包括中国图书奖、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的奖励。表明各界对理论成果的肯定。围绕这个理论成果,我们03年的时候跟中国经营报社发起的研究院共同进行企业监测,把理论成果转向现实的应用,每年我们发布这样一个报告,每个报告每次除了监测这样一个结果之外,还围绕一个主题,每年我们选择一个主题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今年我们“2010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的主题叫做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企业竞争力。大家都知道从08年之后,特别是09年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企业家绝大部分都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在此之前我们计划经济。我们这代企业家从来没有经历过金融危机或者是经济危机这样冲击,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经济。这次可以说是第一次,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来分析一下09-2010年这个企业中竞争力的表现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中国企业的应对和表现不一样的,这对企业的竞争力研究是非常好的表现。我们持续在对企业的监测基础上,使用数据比往年相比更新,往年都是以前一年的数据。今年研究报告是以09年数据加上2010年上半年的数据,我们监测的数据一直截止到今年6月底,所以这次是最新数据对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跟踪监测。监测过程中发现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的一些最新的表现,并且要通过对比危机以前和危机以后,上市公司以及一些其他企业的竞争力的表现来进一步探讨企业竞争力背后的决定因素,到底什么东西决定长久的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经济体和企业都承受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各个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的衰退,中国也不例外。为了应对这个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的经济刺激政策,企业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以求在危机当中生存和发展。
这样的形势下,按照今天的立场非常的欣慰,2009年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中国还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经过这次金融危机之后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际上经过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全球相对的地位实际上是提升了。我们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是提升的,我们企业尽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实际上我们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也是提升的。
为什么这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国政府迅速有利的实施了宏观经济刺激政策,遏制国际经济衰退,需求下降所产生的巨大的不利的影响。
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积极应对危机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经过这次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的坚实。后金融危机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步伐也在加快。
从最新的监测的结果来看2009年,我们今年的监测和09年的监测相比,上市公司的规模竞争力有所回升,但是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的水平有所下降,总体来看有略微提升。一方面说明到目前为止国外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刺激的政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公司顽强的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效率是这是一方面。
刚刚会前有记者问我,为什么中国会有在规模经济竞争力数字的表现比较好,效率和增长竞争力的水平稍微弱一点,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无论是在经济效率还没有完全的摆脱危机。全世界经济的需求增长还是比较弱,发达国家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很清晰能够告诉大家下一轮的产业究竟什么是核心技术突破的方向。到底发展什么产业是能够支撑现在庞大的经济体,特别是庞大的金融能力,它的实体空间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所以可以看到它经济回升反弹的力度不足,不断的使用经济刺激的手段。美国现在还要继续所谓的量化的宽松的政策,还要用宏观经济的政策对需求的扩张来刺激产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企业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这样的影响,一方面国家采用宏观政策遏制了下滑的势头,表现在规模竞争力回升,还要继续回升。但是在效率、在增长上还是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过。
我们从竞争力的行业分析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监测出来的百强公司主要还集中在机械行业、石化行业、塑料塑胶行业、房地产行业、医药生物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这些产业是比较传统的产业,还有一些新兴的。到底下一轮产业在哪个方面能够称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国务院有一个决定,要特别支持七个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实际上到底中国下一轮有什么样的产业能够支撑到中国的庞大经济体,特别是能够支撑到中国庞大的一个虚拟的金融的经济体这样的发展,其实还是在探索。
在本年的监测中间,我们也特别关注了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企业,例如说三一重工、上海汽车等这些企业在这一年中间的有些突出的表现。可以看到我们竞争力报告里面做了深入的分析,从他们的表现来进一步透视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当中如何应对,它未来会怎么样。
今年我们竞争力的监测还有一个特点,我们还特别关注了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分析。待会我们也会对我们监测中间前20名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企业名单进行公布,这个我们大体上竞争力的报告就是这样一些内容。详细的内容请大家去阅读我们的报告。
每一次年会我们还会选择一个主题来进行深入的和企业界共同来讨论,我借这个机会发表一些意见,下面的企业家他们也会做一些精彩的演讲,我是作为他们的引言,为什么今年的年会要关注这样一个主题。这些企业家他们会用他们各自的实践和思考来为我们提供更加有见地的分析。
我在这里是一个引言性的境界为上这个主题,今年5月份中国经营报作为一个媒体的主办单位参与了日本的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一个报告的主题工作,当时大家都知道稻盛和夫,是非常有名的日本企业家,大家就企业竞争力的理念基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企业如果有竞争力,它的理念基础是什么。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他在中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信仰。他一生之中不仅创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他担任日行CEO拯救日行。稻盛和夫一向宣扬的经营理念把它叫做动机之善,私心了无。他的这样的经营理念也引起了很大的共赢,全世界有很多企业家都非常的敬仰他,也有很多争论。
中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世界有更多的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总结经营经验的时候都有一个共识,他们认为企业最终的根源是其核心理念,管理学家进行分析,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找到一个东西在市场上买不到的。不像劳动力、技术可以买来、原材料可以买来,他是有一个东西绝对是买不到的,而且也不能模仿的。这个东西最终的决定了你这个企业有没有长久的竞争力,这个东西是什么呢?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研究跟企业家的意见是共同的。经济学上把它叫做核心能力,有时候也翻译成叫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不能模仿的。
我们今天召开的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今天我们的主题还表达就可以叫做境界之上,就是企业所达到的理念的境界最终决定了企业长期的竞争力。是优秀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共同的共识,但是我们看到众所周知,所谓的经济人就是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动机的人,也就是说根据这样一个假说所有的微观经济的主体都是经济人,自然人是经济人,企业也是经济人,并且认为市场经济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在这样的制度下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每个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它的结果是能够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只有当市场有缺陷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来干预进行弥补,这个东西是经济学的一个逻辑基础,通俗来讲人都是自私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来作为的。因此传统经济学认为利己是经济成长发展的动力,如果不利己这个企业如何发展,如何生存了。市场经济的逻辑变成每个人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他人。按照这样的逻辑,所有企业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这样一个企业经济的理性行为作为行为目标。这样逻辑来推论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或者是企业净化基础的根源就是行为人的利己动机。具有利他动机的微观经济主体很难和具有利己动机的主体相竞争的。所以最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也一定是将利己动机和行为达成一致的企业。
这样一种理论在逻辑上能够反映现实吗?竞争力唯一的来源是不是利己的动机呢,其他动机总是削弱竞争力呢,其实这只是基于一个假说,在现实中间,尽管经济人理性假说的可能性,但完全是处于利己动机的理论上和现实上也是有缺陷的。假如说所有人都利己,在一个以个体利益为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我们就想这样的企业能够有竞争力吗,在逻辑上也不一定很完备。不仅在理论的逻辑上,而且将机关利己作为企业的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更具有逻辑缺陷。尤其是看到企业的实践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理论,看到的现实是什么?随着商业文明发展,极端利己企业会越来越难以生存,一个企业如果不承担社会责任,一切从利己的目标出发,例如严重破坏了环境,损害员工利益,这个行为不仅会违反法律,道德上也不被社会所接受,它的经营活动就会遭遇越来越大的阻力。
现在我们已经很多企业都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污染企业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愿意和没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合作。可以说我们即使是从适者生存竞争原则来看,社会环境也正在变得更加适合于具有利他行为的企业,越来越不利于极端利己的企业。
我们从经济发展史来看,企业经营理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的时候它企业的主观上是利己,但是策略上利他。为了达到主观的利益,所以客观上要利己。后来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间就要求员工或者经理人具有职业道德,对企业忠诚,这个我们把它叫做职业性的利他或者叫做集体性的利他动机,作为一个集体,大家都为这个集体,不能完全为了个人。以后会形成对各种利益相关者共赢和互利性的利他的动机。如果我自己要获利,你要让别人获利,大家共赢,这是新的理念,最后会成为社会的利他行为,企业要有社会责任。当商业文明更成熟,竞争更激烈,更充沛,竞争的信心更透明,特别是当媒体更发达时候,社会的联系会更加的紧密。这样主观在价值上的理念要求都越来越强烈,不能出现在极端的利己主义。特别是现代的信息社会,利润环境高度的大众化,发达的媒体让所有企业行为都广泛的传播,怎么对待员工,怎么对待环境,怎么对待你的竞争者,怎么样对待这种竞争的态度,很快媒体会广泛的传播。
所以企业的理念境界和行为道德的作用就会越来越重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社会大众希望好企业生存下去,希望坏企业被淘汰掉。他们在本能上支持好企业,抵制坏企业。因此充分有效的竞争加上发达的信息传播,可以促进商业文明的进步。让具有高尚理念境界和行为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所以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都希望成为伟大的企业。很多企业都说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我们还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所谓伟大企业就是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的企业,具有崇高的经营理念境界的企业。
问题是尽管我们从道德完美的角度来说,企业和企业家的高尚的道德行为可以被大多数人认同和赞赏。作为盈利企业高尚道德动机能够成为强大的竞争力吗?这是很多人怀疑的,有的人甚至相信无商不奸。把企业的利他行为叫做企业的社会负担,你有了社会负担怎么能比没有社会负担的企业最有竞争力呢。所谓你的利他行为只不过是你利己行为赚了很多钱,来支付承担社会责任。按照这样的逻辑企业实际上就不可能从利他中出发获得足够能够从利己为动力其他企业相比拟的。也确确实实有很多企业家告诉我们,利他行为甚至利他的动机是能够产生比利己行为和动机更强的企业竞争力的。例如稻盛和夫先生就以他数十年的实践证明,利他行为会让我们获得超越自己的伟大的力量。这个说法日本的政府和企业界也公认说稻盛和夫现在是能够是日行的不二人选。日本人民想象稻盛和夫的理念,否则不可能在很畏难困境的时候让78岁的老人出面。这样我们就产生了一个从市场经济前面讲的逻辑相反的逻辑,市场经济好象我们的逻辑主观的意思,主观为了挣钱,客观是为了消费者好,这是一般的逻辑。现在我们有了另外一个逻辑,主观上为社会或者为他人,客观上也为自己。稻盛和夫观念就是这样的,主观为社会,最后的结果对我是有利的,对企业是尤里的,最后创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我们很多优秀企业家也告诉我们企业理念是对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根本性的因素。
但是到底这样一个理念在我们现实环境当中是不是能够变得有效,还是一个需要深入观察研究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就邀请了很多的企业家,特别是优秀伟大的企业家他们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意见。
我们可以看到利己和利他动机和行为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不能一开始就说企业固定是什么样的理念,一般来说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他必须面对残酷的生存竞争,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企业不得不更多的从利己目标也就是从自我生存的目标出发来进行竞争。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期,大多也处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那个时候竞争具有血拼的性质,而这个企业经营者认识到必须为出资人的收益最大化负责,这也算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认识到企业的利己的目标,为了出资人利益最大化负责,这也是企业经营的目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企业动机开始发生演变,从越来越具有策略性的利他行为开始逐渐的形成普遍的集体性利他行为,最后产生越来越强的社会的舆论、动机行为。一开始可能是舆论,后来产生了动机行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广泛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和外界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同社会的利益更加的紧密,社会对于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会越来越挑剔,对其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道德标准也会越来越高。企业必须适应这样一个生存环境,从被动策略性的利他,演变为利他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这个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大进步。
因而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只是追求残酷的你所我活,也可以有实现多赢、双赢的更加文明的竞争状态。文明竞争从是会超越丛林竞争的野蛮竞争法则,形成更有效的竞争秩序。这样的竞争秩序中企业和企业家的理念和境界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总之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转变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企业实力极大的增强,社会责任日益重大,其经营理念必须是进一步升华,反过来说企业和企业家理念境界的升华将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大的一个重大的标志,企业以更高的理念境界推动企业提升,也将是商业文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标志。
今天我们在这里邀请了这么多企业家来就境界至上的主题发表演讲和讨论,在此我预祝这些企业家们他们的演讲精彩发言能够受到社会大家更多的关注和认同,谢谢大家。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