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划师题库(理财规划师考试题库)
充分理解投资工具与保险产品,是理财师必须充分掌握的核心知识;而宏观经济、家庭模型与生命周期理论等等则是必要的背景知识。
——李青云
李青云
个人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主持起草《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2006)》
《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统编教材》第二、三版执行主编
《理财规划师执业能力等级认证教材》第六版主编
资产管理与家族信托领域20年研究和从业经历
民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
小编:夜晚8点,财智精英俱乐部如约与您相见。今天我们迎来的中国理财规划师行业奠基人之一李青云博士!老师您好!
李青云:小编你好,伙伴们好!
小编:李博士,请您介绍一下您与理财规划师的历史渊源吧!
李青云:好的!我记得大概是在2002年,在我做博士研究的时候,人大财金学院接到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开发的项目。我荣幸地被学院老师选定参加这个项目,我与理财规划师之间的渊源就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当时大家对理财都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在体系开发过程中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只能大海捞针式地搜集海内外相关资料,然后结合国内实际进行探索,最终摸索出了第一版的框架。之后又持续进行了第二版、第三版的修订和更新,理财规划业务体系才逐渐完善起来。
教材第三版完成后,我秉承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投身实务,加入资产管理行业,并按照投资规划的核心原则,致力于对冲投资策略的本土化探索和尝试。
之后的一段时间,虽然不再参与教材编撰,但是我对理财规划的关注和思考却从未停歇,甚至于还在实践中继续走向深入。在为私人客户提供投资服务时,我会积极站在投资人角度进行整体配置和规划,注重形成长期稳定的个性化效果,这也正是理财规划思想的有效体现。
事实上,这一实践已显现了良好的长期效果,一个可信赖且稳定的服务状态意味着双赢——既有利于投资人实现个性化目标,也有利于资产管理人稳定地展开投资。
当然这期间,我也参与了很多关于信托、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可以说一直在理财领域积极实践探索。
其实在理财规划教育外围工作这些年,正好也让我摆脱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让我可以从外部视角更客观地回顾与思考理财规划师的教育问题。
我越发觉得应当对教材进行多方面的修订和完善,所以2019年,我很高兴地接受了担任新版教材的主编这一邀请,主持编撰了《理财规划师执业能力等级认证教材》第六版,历时整整一年。
小编:李博士,您是搞研究出身,那如何从宏观角度看我国近些年的理财趋势和理财规划师的发展机会呢?
李青云:这是个好问题。
理财作为金融业的一个细分领域,本质上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尤其与金融业务类型的完备性和协调性密切相关。显然,之前以债务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难以支持理财业务走向深入,理财更需要的是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相对均衡的金融市场。但融资结构的变动与否不是自发的,只有在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发生系统性变动时,金融市场才会出现对应结构性调整。这一点可以从二战后70年一些主要国家的历史经验中得到验证。
最典型的结构变化出现在德、日、韩等二战战场国,它们的基建被系统性摧毁,战后经过近30年的时间才重建完成。在这个阶段,基建、地产和汽车等实物是核心需求,对应着一个重资产主导的产业结构,因此也会对应着一个以债务融资为主导的融资结构,投资品主要集中为地产和债权这样的基础品种,而股票则没有什么吸引力。
重建结束,实物类需求走到了拐点,服务需求和技术行业发展加速,与此相关的股权融资逐步提升,资本市场从而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时期。也就说只有在融资结构出现系统性变化之后,理财才能进入真正的发展空间。
上述经验对我国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我国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基建、地产和汽车等实物类需求也在2016到2018年左右进入顶峰区域,与此相对应,产业结构和融资结构的联动转换也徐徐拉开大幕。以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保险业为标志的现代金融市场正在进入大发展阶段,以复杂金融工具为主体的金融投资体系正在形成,这便是理财规划业务的天然土壤,也是理财师真正可以大施拳脚的舞台和机会。
小编:看来理财师的发展的确是有其历史规律的。从2004年中国诞生理财规划师职业,您一直就是编撰教材和制定职业标准的深度参与者,不夸张地说,中国三十几万理财师都是您的学生,您称得上是本土理财规划师的“总教头”。那作为中国理财规划师行业的奠基人之一,您认为理财规划师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什么?
李青云:您过奖啦!理财服务的重中之重是投资规划和风险管理,这是大家的共识。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充分理解投资工具与保险产品,是理财师必须充分掌握的核心知识;而宏观经济、家庭模型与生命周期理论等等则是必要的背景知识。知识是固化的,现实是生动的,所以分析理解、善于思考、灵活运用才是将知识运用于现实的关键技能,这也是理财师需要持续获取并加强的关键技能。国内教材往往会偏重于理念与学术,实用性上会有所不足。为此,我们第六版教材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相比以往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注重实践”这一点能在后续修订中再进一步强化,以求我们的教材能及时充分地为理财师实践所用。
小编:那太好了!理财效果需要通过时间周期来检验,理财规划师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学习的职业,您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李青云:理财规划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为什么理财规划师教材也是每隔几年就要修编再版的原因。我个人建议以前学习过理财规划师的学员,能及时看看新教材,做到知识与技能的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客户的理财重托。
小编:那您能介绍一下理财规划师教材第六版的内容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吗?
李青云:第六版教材一共分五册。
其中第一册主要是介绍理财相关原理。与之前版本最大的不同在于,把税收和财务会计部分全部删除了,只保留个人理财所需要的部分。第一册中还修改了经济环境部分,比如对经济周期的介绍,除了康波周期外,新增了设备更新周期、基建周期等表述。
第二册以家庭财务管理为主,涉及现金、消费、教育、养老四大规划,其中以养老规划为重点。这是基于我国近10年来的人口结构性变化,如何做出符合现实情况的养老规划,是每一个理财规划师所面临的严肃课题。
第三、四册是此次改版的重中之重。在投资部分,教材着重加强了对公、私募基金评估的内容介绍,以较大篇幅强化理财师评估基金产品的能力。我们认为,理财规划师需要懂投资,但并不需要成为基金经理。因此理财师的关键工作是要了解基金的特点,以及是否符合特定客户的要求。这是相比以往投资教材最大的一块不同。
我认为,理财规划师在开展业务时,不必把基金经理等专业人士的工作给揽过来自己做,只需要做好调配工作即可。
第五册是高级理财规划师所涉足的领域,即《家族财富管理》,这一部分单独成册,因为这是面向高净值人群或超高净值人群的专属理财领域,与大众理财业务关联不大。
小编:感谢李博士清晰的介绍!理财师的能力来自于基础知识是否系统扎实,您编撰的教材帮助理财师们解决了基础问题,但是学习完能不能用在实践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宏观经济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您能不能结合我们教材中内容,分析一下近期经济走势,并展望一下2022年的情况?
李青云:好的。那我就依据宏观经济形势,聚焦资本市场,运用教材内容,和大家谈点自己的观点。教材中有著名的“股利贴现模型”,目的是让大家学会从分子端和分母端的变动去理解股票价格。在现实中,要想充分理解分子端和分母端的变动,就必须对宏观经济形成有效理解。接下来,我就从这两个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说分子端,股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在消费饱和度逐步见顶和适龄消费人口持续萎缩的双重影响下,我国以实物为主的排浪式消费已经完成长周期顶部的构筑,传统需求进入长期收敛状态。
而从短期数据看,由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2021年传统行业的年度数据在低基数情况下,出现一定程度的同比改善。在这种长期收敛、短期反弹的复杂格局下,叠加新冠疫情与海外通胀的双重影响,2021年的经济形势与行业态势显得格外复杂。面对2021年的复杂局面,决策层采取了强有力的积极宏观政策,从跨周期和逆周期角度进行针对性对冲,实现了宏观经济处于合理运行区间的战略目标。2021年,我国GDP实现8.1%的年度增长,增速在全球继续名列前茅。
从传统需求角度看。2021年,汽车、手机等消费品的销售数据虽然同比实现小幅增长,但与上年基数较低不无关系,相比2016、2017年的顶部数据下行明显。尤其要看到,在多项严厉调控政策的协同作用下,房地产销售全年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市场预期出现罕见的收敛趋势。在地产预期走弱的背景下,实物消费规模的长期顶部或已构筑完成。与此同时,传统基建需求增速继续下滑,仍以铁路基建为例:2021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续创8年新低;同期高铁新开通里程2452公里,同比下降15.4%。简言之,传统实物/基建需求的顶部特征进一步得到强化,需求趋弱的预期已经成为普遍认知。
从新兴需求角度看。随着需求端向新兴方向的不断转化,新需求以及相关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首先是新技术类行业发展迅猛:2021年最受瞩目的业态莫过于新能源产业链,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年初实现10%的市场渗透率之后,随即进入超常规的快速成长阶段,年末时市场渗透率已经站在20%以上,远超类似行业的成长速度;同时,光伏、储能、芯片等一批新技术行业表现突出,发展速度惊人;具有广阔前景的智能驾驶等未来技术业态崭露头角。其次,与排浪式消费相对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新兴消费在2021年发展活跃,各种业态此起彼伏:医美消费强度居高不下,目前已进入强化规范的发展新阶段;被普遍誉为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核心的元宇宙,进入发展元年;国潮、培育钻石等新兴消费,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显然,在消费品结构、产业结构和融资结构完成系统性调整之前,A股市场都将是一个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的状态,2021年表现得更为明显。
小编:明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芯片等高新科技上涨的原因。那分母端呢?
李青云:分母端是市场利率,变化的关键是货币环境的调整。
相比2020年,2021年的货币环境变化较为显著。大家都知道,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实施了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在地产消费被针对性压制的背景下,货币未被地产链条过度吸收,货币供应量实现了相对增加。同时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应提高,由此导致市场利率出现实质性下行,从分母端对股票估值形成显著支撑。受此影响,无论成长股还是价值股均在2020年实现了大幅上涨。
随着政策目标的逐步实现,货币政策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转向,并在年底确认了“不急转弯”的温和调整态势。2021年延续了这一政策思路,市场利率开始缓步上升。由此,股票估值的分母端支撑效应逐渐减弱乃至消退,市场估值中枢出现不可避免地下行,多数行业股票出现明显回调,上年那些大幅增长的价值类股票跌幅尤为显著。
2021年在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经济运行自下半年开始逐渐面临较大压力,货币政策再次转向的需求逐渐形成。同时,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预期的基本实现,货币政策转向的条件逐步成熟。所以2021年第四季度,温和回归稳健且结构性收紧的货币政策开始释放调整信号,在实施全面降准举措的同时,地产信贷政策也出现调整:地产消费信贷、地产并购贷款以及开发贷款等都有所放松。
尽管年底时刻货币政策再次转向,但全年货币环境相比上年更紧,A股市场未获得分母端的有效支撑。因此只有成长性较好的少数行业得以延续上涨态势,市场的结构化特征更为显著。
小编:您的分析逻辑异常严谨,讲的也很明白,解释了前两年出现的各种情况,非常受益!那您再分析一下2022年吧,给我们读者一些建议。
李青云:我还是结合资本市场来谈吧。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仍将继续面对一个复杂时段,需要紧密关注以下重大影响事项:
(1)货币政策的支撑效果。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关键判断,并据此要求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我们相信货币政策将延续年底态势,相对灵活积极,货币环境将优于2021年,分母端会改善。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实物需求收敛态势已持续数年的前提下,债务扩张意愿和能力是否会出现变化,尤其地产信贷政策调整后是否会形成吸水效应;一是美国货币政策大概率加快收紧,必须关注可能出现的市场流动性变化。
(2)盈利能力的实现情况。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将进入愈加显著的相互更替状态,这是市场运行的中长期背景。分子端盈利能力是决定股票估值水平的关键:成长性行业在盈利能力方面将继续保持优势,尽管估值水平去年保持高位,但年底年初的股价回调已释放部分风险,上涨动力正在积聚;与此同时,传统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从而改善行业龙头的盈利能力,也有望形成结构性机会;还应看到,2021年GDP增速逐季回落,积极财政政策在新一年里势必更加积极,相关领域如新基建等值得期待。
(3)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基于季节性因素,新冠疫情在2022年初再次反弹,尤其OMICRON毒株全球传播带来的种种新不确定性。随着新冠疫苗的广泛接种和变异程度的不断演进,疫情在2022年的走势非常关键,我们要保持高度关注。
分母端和分子端的预期情况大致就是这些,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小编:大道至简,宏观经济视角就象是一部高倍望远镜,能让我们看得更远。非常感谢李博士,给大家深刻详尽地做了理财规划师行业的回顾和展望,也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多关心理财规划师的成长,谢谢!
《精英榜》
总策划:宁淳
执行主编:王卉
编辑:紫炫、宇宙无敌小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