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高新区谱写基层党建“三部曲”引领基层治理
党建强则治理优,治理优则基层安。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复杂、新矛盾纠纷不断涌现等诸多挑战,绵阳市高新区将目光聚焦基层,积极探索党建与基层治理相融共进,通过“构建格局、完善体系、搭建平台”“三部曲”,有效提升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让鲜艳的党旗在全区27个村(社区)高高飘扬,有力实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高新区加快建成西部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创新基因”注入红色新动能。
点燃“红色引擎”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管理的末端,与每一位居民直接相关。近年来,高新区党工委着力探索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区、镇(街道)、社区、小区党组织四级联动机制,普明街道、永兴镇成立区域化党建大工委,社区成立区域化党建大工委。推行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1 5”区域化资源整合调度模式,鼓励驻区单位发挥资源优势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建立服务需求、服务资源、服务项目“三张清单”和双向认领机制。
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体系。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优化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实施住宅小区建党攻坚行动,逐步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指导条件成熟的小区楼栋成立党小组,推行“红色楼栋长”制度,推荐威望高、责任心强、热心公益的党员担任“楼栋长”。探索成立区、镇(街道)两级物业服务行业协会党组织,督促指导有条件的物业服务机构成立党支部。
搭建社区协同治理平台。加快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工作站建设,推动各级党群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集成提供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等服务项目。设立区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中心、镇(街道)社会组织工作站、社区社会组织工作室。
夯实基层堡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社区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主阵地,高新区石桥铺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结合书记“3 2”项目,在城市基层治理中有效宣传党的政策、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
6月19日上午,高新区石桥铺社区党委书记黄强还在上班路上,手机就响个不停。该社区樊华似锦小区一位业主咨询办理不动产证和领取购房补贴事宜,他一边走向办公室,一边对电话那头说:“请你在社区服务大厅稍等一下,我马上到。”
这是社区工作中最常见而又“难啃”的工作之一,即化解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樊华似锦四期有部分业主是农村户口,按照绵阳市购房政策可享受相关补贴,需要不动产证办理相关手续。”黄强介绍。由于该小区部分业主不动产证还不能顺利办理,为了避免业主和物业、开发商之间矛盾激化,一听到消息,社区工作人员立刻联系开发商、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进行多次协商劝解,最终给了小区业主一个满意的答复。
去年以来,石桥铺社区在各小区成立了小区党支部、设立公示栏,将小区党支部党员和每位社区工作者的职责、照片、电话公示于公示栏,让小区居民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能找到对应人员。
“小区党支部书记就是物业公司和小区业主之间的桥梁。”黄强介绍。小区党支部书记的主要职能是主动深入基层寻找问题,结合小区业主和物业反馈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措施,辖区党员志愿者根据实际情况主动认领问题并积极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社区、街道党(工)委。小区党支部书记每个季度都组织本小区双报道党员召开党员支部大会,在微信群里充当“民情员”和小区和谐的“主心骨”。
社区建设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至关重要。石桥铺社区党委将148名党员信息制作成公示牌,在各小区、小组显要位置张贴。这种“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党员为主体,以党员带动居民为纽带、以党员办实事为抓手”的工作模式,有效整合了社区各类资源,根据党员技能特长等情况,分别开展政策宣传、法律顾问、卫生监督、安全综治、社区服务、党员帮带活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居民参与自治,成立社区“援手”志愿者队伍,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广场活动长期各类活动。
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时,石桥铺社区居民们没有慌张,微信群里一声号召,一百多名党员自发参与到防疫知识宣传队伍中来,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基层治理让老百姓都觉得社区这个大家庭越来越暖。
聚焦智慧党建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米。
近日,高新区公安分局党委收获一块沉甸甸的奖牌“绵阳市示范党组织”。2019年,高新区公安分局还被省公安厅评为“最强支部”。
高新区公安分局党委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第一位,持续加强公安队伍软实力建设。
今年2月,高新区龙家碾市场内,连续发生数起盗窃案,给当地老百姓财产安全造成了影响。群众事就是公安事,接到报警后,区公安分局立即展开了调查。
“龙家碾市场流动人口多,治安防范比较薄弱,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治安案件高发区域”。高新区公安分局情报大队大队长黄春介绍。
为了攻破此案,高新区公安分局在龙家碾市场周围的一些“天网”无法涉及的背街小巷安装了“绵州云眼”视频图像智能系统摄像头,通过日夜“站岗”的探头和大数据关联分析,3月3日凌晨,高新区公安分局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成功破获案件。
“绵州云眼这套系统具有图像智能化的前端,对治安复杂区域进行覆盖,以弥补了某些区域防范薄弱的情况,通过科技手段来提升破案效率和科技含量。”黄春介绍。在高科技的加持之下,今年覆盖区域接触类侵财案件发案同比下降80.5%。
“为加强研究‘云眼’的实战应用,提高实效性,特别是针对实战警种的运用,一面加强培训,另一面强化考核。”高新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郑美永表示。
聚焦智慧党建,依靠科技力量破案,这得益于高新区公安分局党委推进基层党建“3 2”书记项目的持续给力。去年以来,高新区公安分局党委通过智慧化平台,打造百姓安全宜居新家园。日益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基层治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高新区公安分局局党委还通过高质量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突出示范引领,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等多种党建活动,以党建工作促进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郭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