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交底
1、节能设计
(1)、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规定的气候分区,海口属于夏热冬暖地区,主要的建筑节能手段表现为隔热、遮阳和自然通风。
(2)、在立面设计上,设计方案在满足采光和景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外窗面积。
(3)、对建筑进行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确定外窗采用铝塑共挤窗+Low-E中空玻璃,传热系数不超过2.0W/㎡.K,遮阳系数不超过0.50,可见光透射比大于0.40。
(4)、填充墙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不超过1.64W/㎡.K。
(5)、屋面采用60mmKX-1无机发泡硬质保温板,屋面平均传热系数不超过0.81W/㎡.K。
(6)、所有外框采用普通铝合金窗框,确保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6-2008规定的6级。
(7)、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面积的30%,且在南向尽量扩大外窗可开启面积,为过度季节组织室内自然通风创造了有力条件。
2、绿色施工基本要求
(1)、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的第一责任人。
(2)、本工程为绿色施工评价的项目,施工中保证不得发生以下事故:
1)、基坑施工中发生塌方、泥浆外溢;施工中周围房屋等的结构开裂;施工扰民等情况之一者,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2)、施工过程中发生死亡事故;
3)、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造成严重影响;
4)、施工中因“四节一环保”问题遭到政府管理部门处罚。
? 5)、《建筑施工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中,控制项全部合格。
6)、《建筑施工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中,单位工程得分大于等于80分,结构工程得分大于等于80分。
7)、《建筑施工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中,单位工程得分大于等于80分。
8)、至少每个评价要素中有两项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10。
3、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1)、组织管理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做好绿色施工。
(2)、 规划管理
编制专项绿色施工方案,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绿色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尽量避免工地现场材料浪费,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 实施管理
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 评价管理
根据绿色施工方案,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我评估。
(5)、 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在施工方案中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根据实际场地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4、噪音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执行GBl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的噪声限值,并按GBl252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进行声级测量。
(1)、机械设备的噪音控制
1)、进行土方施工作业的各种挖掘、运输、运输设备,保持机械完好,在施工前按照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作好维修保养,在施工中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得带病作业。所有土方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以减少噪音。
2)、现场租用的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输送泵等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前进行状况检查验收,对塔吊、施工电梯必须取得地方行政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才可投入使用,在使用中,操作人员对有可能发出噪声的部位进行清理、润滑、保养,控制噪音的发生。
3)、设备在使用前要检查鉴定,使用进行中要督促开展正常的维修保养,必要时对设备采取专项噪音控制措施,如对混凝土输送泵等设备设置隔音防护棚,转动装置防护罩,尽量采用环保型机械设备等。
4)、对有可能发生尖锐噪音的小型电动工具,如冲击钻、手持电锯等,严格控制使用时间,控制使用的频次的设备数量,在夜间休息时减少或不进行作业。
(2)、施工作业噪声控制
1)、施工过程中,进行项目施工全过程噪声监测。
2)、严格控制施工作业中的噪音,对机械设备安拆、脚手架搭拆、模板安拆、钢筋制作绑扎、混凝土浇捣、钢结构吊装等,按降低和控制噪音发生的程度,尽可能将以上工作安排在昼间进行。
3)、在脚手架或各种金属防护棚搭拆中,要求钢管或钢架的搭设要近搭拆程序,特别在拆除工作中,不允许从高空抛丢拆下的钢管、扣件或构件。
4)、在结构施工中,控制模板搬运、装配、拆除声及钢筋制作绑扎过程中的撞击声,要求按施工作业噪音控制措施进行作业,不允许随意敲击模板的钢筋,特别是高处拆除的模板不得撬落自由落下,或从高处向下抛落。
5)、在混凝土振捣中,按施工作业程序施工,控制振捣器撞击模板钢筋发出的尖锐噪音,在必要时,采用环保振捣器。
6)、上下电梯严禁呼叫,严禁敲打钢管,必须安装呼叫电铃。
7)、在清理料斗及车辆时,采用铲、刮,严禁随意敲打制造噪音。
8)、钢构件卸车时吊装要轻起轻放,构件要防止枕木或垫块上。构件吊装时要缓慢吊装,避免碰撞产生噪音。
5 水污染的控制
(1)、工程废水控制
1)、项目部负责编制施工现场废水排放方案,包括:排水沟或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图,选定排水管径,明确沉淀池、洗车台做法。
2)、现场施工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生产污水必须经三级沉淀后再排出。
3)、污水排放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的污水检测报告。
4)、施工现场设置供、排水设施,施工场地不得积水,输水管道不得跑、冒、滴、漏。施工中产生的泥浆,进行沉淀处理,未经沉淀处理的,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排水设施,不得有泥浆、废水、污水外流,不得妨碍周围环境。
5)、砼养护尽量采用蓄水养护,防止废水横流产生污染。砼量较小的工程,砼养护可采用浸湿麻袋片覆盖,尽量减少喷洒现象,以免造成废水污染。
6)、砼泵、砂浆搅拌机按平面图布置,并对场地做硬化处理,设排水沟和沉淀池,废水经沉淀流入排水管道。
7)、砌砖工程中的浸砖在经硬化的固定场所,并做到有组织地排放。
8)、进出车辆的清洗在洗车台有组织排水,经沉淀循环使用清掏后流入市政管网。
(2)、生活废水的控制
1)、食堂刷锅水经隔油池作油水分离后排入管网,浮油用专用容器存放。沉淀池由分包单位每周清理一次,项目环保管理员负责检查;
2)、浴室用水经过滤流入管网。
3)、厕所设化粪池,设冲水装置并定期冲刷,不允许将污水直接排入城市地下水网。项目环保管理员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络,定期对化粪池进行清理;
4)、生活区设洗刷专用水管水池,不得随处洗刷。
5)、生活用水、水池规范化,不允许乱开水龙头。
6)、其他污水管理: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污水;均应经过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项目委托分包单位定期清理沉淀池内的泥沙。
6 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教大。这些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在该工程中我们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1)、固体废弃物减量化:
1)、通过合理下料技术措施,准确下料,尽量减少建筑垃圾。
2)、实行“工完场清”等管理措施,每个工作在结束该段施工工序时,在递交工序交接单前,负责把自己工序的垃圾清扫干净。充分利用以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落地砂浆、混凝土等材料。
3)、提高施工质量标准,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如提高墙、地面的施工平整度,一次性达到找平层的要求,提高模板拼缝的质量,避免或减少漏浆。
4)、尽量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构件,减少现场切割。
2、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利用废弃模板来钉做一些维护结构,如遮光棚,隔音板等;利用废弃的钢筋头制作楼板马凳,地锚拉环等。利用木方、木胶合板来搭设道路边的防护板和后浇带的防护板。每次浇注完剩余的混凝土用来浇注构造柱、水沟预制盖板和后浇带预制盖板等小构件。
3、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与收集
1)、对所有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规定将废弃物分为三类:可回收利用的无毒无害废弃物、不可回收的无毒无害废弃物、有毒有害废弃物;
2)、对废弃物进行标识:对分类存放的各类废弃物,进行明显的标识,即标明废弃物的种类;
3)、对废弃物的收集:
(1)、项目设置统一的废弃物临时存放点,存放点配备收集桶(箱),以防止流失、渗漏、扬散;
(2)、明确各单位负责废弃物收集工作的责任人及具体职责和范围;
(3)、 包括分别明确以下范围的责任人员: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施工区、垃圾贮存区。
4、废弃物的处置及运输
内部运输:确保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不遗洒、不混装;
外部运输:对废弃物的外运,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单位进行。外运前,由项目环保管理员监督,对废弃物进行严密覆盖,防止遗洒。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运输,应执行国家或当地的相关法规。#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