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断桥铝合金门窗厂家
文章目录:
1、罗湖首批高科技预制学校投入使用2、“政府办事我放心”深圳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看房有序进行,回迁业主纷纷点赞3、罗湖发布 | 地标竞相崛起罗湖天际线藏着什么秘密?
罗湖首批高科技预制学校投入使用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杜澎 通讯员 谢奕旋 黄禹煊)日前,罗湖区首批两所高科技预制学校翠北实验小学愉贝校区、翠园中学东晓校区正式开学,新增小学学位810个、初中学位900个,切实缓解翠竹街道和东晓街道的学位压力。
据了解,这两所高科技预制学校于今年5月完成立项,8月30日竣工,9月初按期交付使用,迎接学生全面入学。“高科技预制学校采用现代技术快速搭建,是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建设现代建筑的新方式。”区发改局前期办工作人员介绍。
两所学校建设“花样重重”
科技感人性化时效性精巧融合
两所学校施工周期短,从立项到竣工仅用时三个月,是传统学校项目建设周期的10%,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高科技预制学校采用EPC建设模式,运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方式,在预制时整合了建筑主体结构和装修、保温、防火、防水等各功能层,极大缩短了建设周期并保证了工程质量。
在学校施工过程中,对周边整体环境影响较小。所有的建筑构件均在工厂完成生产加工,现场全部采用螺栓连接,装配化和机械化程度高,极大减少了现场和泥、混凝土浇筑、抹灰、砌墙等湿作业和脚手架搭设。
学校的建设具备绿色环保的显著特点,在施工中采用新型轻钢结构系统,具有优异的抗震、抗风性能。建筑材料可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消耗,相比同规模的传统砖混结构学校项目,施工节水80%、节能50%,脚手架、支架减少90%,建筑垃圾减少90%。
学校采用高度一体化、模块化联合设计,整体体验感安全舒适。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措施使教室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通过采用“6+12+6”双层钢化low-E中空玻璃,搭配铝合金断桥门窗框,有效降低室内外冷热交换并大幅隔绝噪音传递;在屋面设置遮阳板覆盖绿植降低太阳直射的影响;在教学楼底部架空通风层隔绝地面潮气。
破解学位难题“屡出新招”
罗湖努力探寻学校建设新模式
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为引领,积极探索学校建设新方式,全力破解“学位难”问题。继红桂中学西校区、莲南小学北校区两所高科技学校建成后,又在翠竹街道、东晓街道快速建设了两所高科技预制学校。
据悉,翠北实验小学愉贝校区,位于翠竹街道田贝四路南侧,按照18班/810个小学学位规模建设,建筑总面积约3498平方米。翠园中学东晓校区,位于东晓街道东湖路翠园中学东晓校区南侧,按照18班/900个初中学位规模建设,建筑总面积约3516平方米。
目前,罗湖区已启动东湖汽车站07-07地块、清水河街道LH-049地块等两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建设,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竣工。
“政府办事我放心”深圳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看房有序进行,回迁业主纷纷点赞
▲看房现场的彩色气球和“欢迎您”的字样,让回迁业主感到温馨
8月2日,罗湖棚改回迁户看房进入了第五天,每天有400名回迁户通过“聚焦棚改”微信公众号预约看房。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当日门口排队等候的过程比平时稍微长一些,但回迁业主们都表示理解。
8300多户业主,12706套房子,21个面积段,57种按需设计户型……据悉,罗湖棚改项目将建成33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并配建18.5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2所学校、5所幼儿园、2处社康中心和3处公交首末站等,全力打造宜居社区,补齐民生短板。
记者在采访的一天时间里,接触了十几位回迁业主,他们普遍对户型设计、交楼标准以及看房顾问团队竖起了大拇指,并感慨道:“等待了5年,终于要回家了,政府出面牵头办事我放心,感谢顾问团队的用心用情用力为我们办实事。”
张先生:等了5年,马上要搬回来了,非常开心!
在罗湖棚改服务中心,正中间的大屏幕上播放着线上选房系统的详细流程与温馨提示,业主们正和选房顾问在沙盘前热烈地交流着。在大厅一角,张先生和太太一起歇了歇脚。
张先生是内蒙古人,专做烤肉生意。他在布心片区住了十多年,对这片土地很有感情,对罗湖也很有感情。自从搬到龙岗去了后,他的生意就一直不大好,因此,他着急要早点搬回来,在布心这块福地重新开家新店,延续自己过去十多年的好运气。
“以前住的是农民房,完全没什么环境可言。”张先生说,“现在看过新房户型之后,我感觉有着天壤之别。我对新户型比较满意,改造后的布心片区配套设施齐全,依山傍水,前后有两个公园,我都迫不及待想早点搬回来。”
张先生的房子是85平方米,如果能选中自己心仪的户型,最快将会在10月底或11月初交楼,“收了楼后我会尽快搬回来,生意就在附近,我也就放心了。”谈到现在的心情和感受,张先生表示:“等了5年,马上要搬回来了,我现在非常开心和喜悦。这是政府为我们做的一件大好事,政府出面牵头办事我一百个放心,感谢!”
王姨:改造后的新房子环境不错,感谢罗湖棚改!
▲王姨夫妇体验选房流程
▲王姨夫妇一起看房
这一天,回罗湖棚改服务中心看房的有两家香港人。一家是香港身份的王姨夫妻俩,一家是叶女士姐妹俩。王姨夫妻俩是从广州过来的,因此疫情期间不用隔离。王姨表示,她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移民到香港了,近年来回到广州做服装生意。
谈到自己的房子,王姨表示,他们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清水河玉龙片区买地自己建房,建了一栋楼宇。这次棚改,他们看了90平方米、85平方米的户型。在样板房看了一遍不过瘾,他们又拉着看房顾问上样板间看了一遍,丈夫用手机详细录了视频,方便回家再细细研究。谈到此刻看楼的心情,王姨表示:“罗湖棚改保障了我们的权益,我们对结果没有意见,改造后的新房子环境不错,感谢政府!”
▲叶女士看完房后很满意
另一位同样来自香港的叶女士,是同姐姐一起从惠州十里银滩赶过来看房的。叶女士祖籍在海南省,早在1992年就移民到香港了。在移民香港之前,叶女士在深圳一家医院上班,移民香港后在香港一家医院上班。她准备结束看房、选房之后,在今年10月份回到香港医院上班。
叶女士在深圳布心片区的房子有60多平方米,这次她选购的是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为此,她需按棚改标准支付多出的5平方米费用,她觉得值得,满足了自己的居住需求。叶女士表示,“我对罗湖棚改为民服务的态度很满意,他们是真正为百姓做事。”
黄女士:小区配套太好了,我这次搬回来打算再多生一个!
▲黄女士(左)在阳台上反复对比A户型和B户型
黄女士家住南山,这次一个人来看房,她在115平方米的A、B两个户型反复看了两遍,一番对比之后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次看房,令黄女士最为满意的是,样板房虽然是毛坯交付,但房间里光纤、燃气已经入户,开关、插座、急救按钮和消防喷头一应俱全,门、窗、保护隔栏也都是很好的材质,厨房还装有燃气监测器,推拉门非常厚实、隔音隔热。在经过亲眼验证之后,黄女士露出了笑脸。
黄女士在东晓街道木棉岭片区的房屋为一间两层复式楼,面积113.7平方米,这次选房她选中了115平方米的户型,为此,多出的1.3平方米将按棚改规定标准支付费用。“之前这里的房子都是握手楼,消防车上不去,我们是靠山边顶楼又不安全。”黄女士说,“没想到赶上了棚改,等了五年,眼看马上要收楼了,政府真是太给力了。”
据悉,黄女士有一个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她了解到,木棉岭这边规划了2所学校、5所幼儿园、2处社康中心和3处公交首末站,配套设施非常齐全,这一点让她非常满意。“等收楼了,我们就搬过来住,政府这么给力,国家政策也放开了,我们打算再生一个!”
杨先生:看房顾问很真诚,对业主非常贴心!
杨先生今年67岁了,他是坐轮椅来看房的。由于样板间是在三楼,很多看房顾问眼见杨先生在坐轮椅,纷纷表示愿意背着他上楼看房,但都被杨先生拒绝了。最终,杨先生是一步又一步挪到楼上,又一步又一步挪到楼下的。
杨先生表示,虽然最终没有接受看房顾问们的好意,但他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和热情:“这次看房经历总体是不错的,管理方面很好,看房顾问们整个过程态度很真诚,对业主很负责、很贴心。”杨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早在1991年就自己买地建了一栋七层的小楼,当时有“两证一书”,算是“手续齐全”了。这次棚改,他以360平方米的面积拿到了补偿,有95平方米、85平方米的户型。
“我亲眼看过户型,觉得房子设计得不错,不会有过多浪费的地方,非常合情合理。”杨先生说,“工作人员此前多次联系我,向我详细介绍看房选房的安排,考虑很周到细致。”记者了解到,此次看房活动自7月29日启动以来,将一直持续到8月18日,正式选房时间是8月22日至8月31日,将移至罗湖体育馆进行。在等待了五年之后,罗湖棚改的回迁户业主们,终于等到回家的日子了。
来源 | 晶报APP
记者:高志明 尹维颖
通讯员:杨盈盈 舒鼎
罗湖发布 | 地标竞相崛起罗湖天际线藏着什么秘密?
统筹整合:罗湖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