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达人

美多门窗有限责任公司

Tom 0

文章目录:

1、他们的小康生活是这样子的2、700余年历史老街焕新 老舍笔下“北京最美大街”重现往昔芳华3、陕西通报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

他们的小康生活是这样子的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尽相同,那来看看西藏日喀则市这几位老乡的答案吧!

↑旦增拉杰正在观察亚东鲑鱼鱼苗的生长情况 贺建明摄

他靠技术走向小康

身着整洁的工装,手拿细孔渔网,俯身探察着身前鱼仓内的情况,26岁的旦增拉杰俨然一副养鱼老手的派头。拥有5年亚东鲑鱼饲养管理经验的旦增拉杰,在当地确实能称得上是养鱼的技术能手。

旦增拉杰是日喀则市亚东县上亚东乡嘎林岗村村民。2015年,亚东县尝试人工繁育亚东鲑鱼,引导当地群众参与亚东鲑鱼养殖产业。时年21岁的旦增拉杰成为了第一批学习该技术的人,“那时候我在工地做小工,每天搬运水泥、沙石建材,累得有些坚持不住了。听说县里组织年轻人学习养鱼技术,虽然这是个新鲜事,但是我想政府总不会骗我,我就报了名。”

一次报名与鲑鱼结缘,小小的鲑鱼也把旦增拉杰生活的一潭“死水”给搅活了。从最初学习阶段的月工资2000多元到掌握技术上岗后的3000元,如今旦增拉杰每月可以拿到4700元的工资,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什么是小康生活?我现在生活不就是嘛。相比当初在工地做小工,每天灰头土脸累得饭都不想吃,现在穿戴整洁、工资可观、离家还近,我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我相信我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旦增拉杰回答得底气十足。

↑次仁顿珠和妻子在自家的绿植前合影 贺建明摄

他拿鲜花装点小康

“我还是喜欢开花的植物,过几天到日喀则去,我得再买几盆花回来,在阳光房里能养得好,这株松树不就比刚买回来时长高了。”家住日喀则市岗巴县岗巴镇吉汝村的次仁顿珠给妻子措姆唠叨着自己买花的计划。

曾几何时,在海拔5050米的吉汝村能看到的植物只有向阳坡地的草,矮矮的。年轻时,在外做生意的次仁顿珠在日喀则、拉萨见到过不少花卉树木,当初他还兴致勃勃地带过几盆回家,因为环境最终都没有成活。

2015年,次仁顿珠翻盖了自家的住房,隔年在天井的位置搭设的玻璃阳光房,即使在寒风肆虐的冬季,阳光房里也暖意十足。“有了阳光房,我就又动了养花的心思,趁着去日喀则给自家商店补充货物,我就买了三盆花,花的名字到现在我也没搞清楚,但是我知道我得给家里增添点植物,显得温馨。”次仁顿珠乐呵呵地说道。

如今,在吉汝村很多村民家中都搭起了阳光房,大家也都陆陆续续把花卉搬回了家,让生活环境更加多姿多彩。

“现在吃得好、住得好,就是生活里色彩太单调了,家里养几盆花,时不时给它浇浇水,松松土,人的心气、精气神都不一样。以前,吃饭都发愁,现在我都有心思、有时间养花了,算不算小康呀。”次仁顿珠反问道。

↑巴姆在擦拭空调 贺建明摄

她用文明迎接小康

48岁的巴姆从记事起,生活里就充斥着牛羊的味道:人住二楼,牛羊饲养在一楼,炉子里烧的是牛粪饼,桌子上摆的是风干牛羊肉。

巴姆生活的味道从2018年有了改变。2018年,巴姆所在的日喀则市康马县嘎拉乡克村实施小康村民房改造工程,国家补贴8万元,自掏腰包48万元,巴姆家修建了如今居住的400平方米的新住房。铝合金材质的大窗户让阳光照进了房间,屋子中间挂上了水晶灯,地面铺了亮堂堂的瓷砖,房间四周还请当地有名的画师绘制了藏式壁画……

房子变新了,巴姆却发愁了:“新房子这么漂亮,再往墙上甩牛粪饼,在客厅里点牛粪炉子,心里真的舍不得呀。”

在女儿旦巴央宗的建议下,巴姆购置了一台柜式空调,开机不到十分钟20多平方米的客厅里就变得暖烘烘的;厨房安装上了液化气灶,打开后蓝盈盈的火苗几分钟就可以烧开一壶水;家里的20多头牦牛也送去了村合作社托管饲养,打扫一新的一楼被巴姆用来开了小卖铺。

“家里吃穿一直没愁过,可人畜混居,夏天气味难闻的很;冬天取暖烧牛粪炉子,房梁熏得黑黑的,衣服上、鼻子里都是灰。如今,住的窗明几净,家里的气味也清新了,做什么事情心情都很舒畅,这就是我小康生活。”(经济日报记者 贺建明)

700余年历史老街焕新 老舍笔下“北京最美大街”重现往昔芳华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鲍聪颖)将传统建造工艺“青砖灰瓦、地仗油饰”与现代建筑产品“中式纹样断桥铝门窗”有机结合;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加宽人行步道;为一老一小群体拓展新的活动空间……9月29日,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二期改造正式完工。这条有着700年历史、老舍笔下的“北京最美大街”,如今重现往昔芳华。

阜内大街是北京老城“一轴一线”中朝阜大街“一线”的西起点,也是北京老城西部进出城门的交通要道。2015年,阜内大街一期改造提升项目启动,阜成门桥至赵登禹路口680米路段的沿线实现业态、立面等要素焕新。2019年,阜内大街东段赵登禹路口至西四东大街西黄城根北街路口,全长1038米的阜内大街二期改造启动。

共商共建共治共享,重塑面向未来的古韵靓街

新街口街道副主任张浩介绍,阜内大街二期改造项目在启动初期便搭建起“街区联合共治平台”,创建“区领导挂帅、专班组织、委办局协同、技术团队支撑、全社会参与”的工作组织模式。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实施主体、设计团队高效联动,专家、公众等协同参与。“改造过程中,街道和社区及时与居民、商户沟通工程进度和下一步施工安排,协调施工队伍改进工艺。”

北京西单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专班常务副总指挥刘维岩指出,项目建设旨在“重塑一条面向未来的古韵靓街”,在尊重街道历史的前提下尊重现状,从建筑立面改造、公共空间提升、市政道路优化、多杆合一四个方面着手,精细化设计改善老城环境与基础设施品质,实现街区的整体品质提升,改善老城环境与基础设施品质。

老居民、老街坊感叹,改造后的阜内大街出行更安全、更便利。“我今年63,我就在这儿住了63年,原来这个马路那坑坑洼洼,现在修的多平整,原来那违章建筑拆掉,给弄成居民的一个休闲的一个小公园,确实挺好。”“现在便道变宽,行人走得特别舒服、安全。游客也多了一些,来这里看看北京老胡同,照照相,都挺好的。”

在还原中实现创新,展现历史记忆融合时代需求

刘维岩介绍,建筑立面提升共包含135个门牌号,立面总长度约1160米,整体提升面积约5000㎡。建筑立面提升以“微修缮、微整治、微更新、做减法”理念为指导,以“展现历史记忆、融合时代需求”为目标,合理对每个房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提升改造。

“立面提升中对37处,共计643.3平方米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并根据总体规划、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建筑风貌、现存质量等因素,将建筑立面分为四种不同的提升类型。”刘维岩说,提升类型包括“保持现状”、“恢复历史”、“局部提升”、“整体提升”,其中局部提升涉及最多,共包含了106个门牌号。

“我们主要通过对历史文献、历史照片的分析与研究,提炼出符合本项目的建筑形式与语言,并将传统建造工艺‘青砖灰瓦、地仗油饰’与现代建筑产品‘中式纹样断桥铝门窗’有机结合,为民众呈现一条‘展现历史记忆、融合时代需求’的历史老街。”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贾瀛表示。

大街上,建筑门头、外立面以及护栏、井盖上梅花、祥云等纹样随处可见,“早年间,京西门头沟斋堂的煤车由阜成门进城,‘煤’与‘梅’谐音。我们参照老照片,将梅花、祥云等纹样运用,让阜成门特有的意象与老街进一步融合,在还原中实现创新。”刘维岩表示。

新街口街道西四北头条的居民贺薇称,作为西四的老居民,感觉这次的改造非常有心。大到商铺的门头、小到井盖上图案,都改造改出了小时候记忆中青砖灰瓦的最美的样子。

拓宽人行道宽度,全线营造慢行友好街道

阜内大街的交通也在悄然改变。机动车道宽度变窄了,而人行步道变宽了。“为了让非机动车道贯通阜内二期,这次改造将机动车道宽度由以前的3.75米左右调至3.5米,最窄处约3.25米,这样就可以保证人行便道最窄处宽度大于2米。”分管项目路面提升的负责人苗长君介绍,由于之前道路两侧局部人行道宽度不足,影响行人通行,本次设计对旧路断面进行优化,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加宽人行步道,西四东大街段增加非机动车道,全线营造慢行友好街道,增加918平方米人行步道空间面积。

此外,阜内大街道路两侧多余杆体也进行拆除,以电车杆为“母杆”实施“多杆合一”,以“应合尽合”为原则,将道路沿线的电车杆、路灯、信号灯、交通标志牌、交通监控杆、治安监控杆及景点指示牌等有机合并,阜内大街原有各类杆体132根,整合后剩余72根。

通过整条街区的风貌、空间、立面、路面、景观等内容的统筹,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从整体到局部,全面提升了街道空间品质,实现了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和更新理念。

公共空间环境提升,130平方米林下空间被利用

记者发现,此次阜内大街二期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提升是一大亮点,包括重点打造了历代帝王庙前广场节点及西四路口地质科普广场节点。

在地质科普广场,原来130平方米不可进入的林下空间被打开,升级为由塑胶、海绵等材料铺成的儿童活动场地。“改造过程中充分征求民意,打通了道路和绿化带之间的‘闭环’,为一老一小群体拓展出了活动空间。”项目建设方——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公司原总经理李茹说,设计秉承现状大型乔木保持不动、整体绿化面积不减少、硬质铺装面积不得大于35%的原则。改造后的地质科普广场绿化面积达到2873平方米,比原来增加824.5平方米。此外,在保留原有大树、古树的基础上,增加了乔灌草的种植层次,新栽乔木37株;提升地被花卉约2630平方米,丰富城市林下种植空间。

此外,公园在保留原有照明基础上新增不同类型景观照明98个,满足夜间活动照明需求。同时还更新区地面破损铺装约3000平方米,增加2处无障碍通行坡道,补充座椅及垃圾桶,为市民提供宜人的公共交往空间和健身活动场所。

记者注意到,地质公园石桌上设置了西四牌楼铜制立体沙盘模型,作为了解西四和阜内大街的窗口。沙盘上,四座袖珍“牌楼”矗立,纵横的街道在牌楼间交会,四下的民房、商铺井然有序。据了解,二期工程完工后,公园和沙盘将作为重要文化展示节点,与历代帝王庙、广济寺等文保单位形成联动,塑造区域文化地标与景观核心,吸引公众在慢行的过程中探寻历史。

“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如此形容阜内大街。如今,阜内大街已成为时下年轻人“city walk”最火的一条路线。西起阜成门,东至鲁迅博物馆-妙应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广济寺-西四新华书店—正阳书局—西什库教堂这条路线已成为人们感受古都风貌、历史文化及品尝北京特色小吃、文艺咖啡等体验人间烟火气的重要路线。

陕西通报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

近期,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薯类和膨化食品,饮料,蛋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糕点,酒类,水产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1大类食品410批次样品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其中发现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薯类和膨化食品、饮料4大类8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农兽药、微生物污染、品质未达标的问题。现将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1.铜川市印台区印台街道天天早小吃店销售的油饼(自制食品),1批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延安市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2.西安多美鲜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韭菜,1批次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西安中检科测试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3.咸阳市渭城区百顺新望众生鲜食品便利店销售的韭菜,1批次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陕西科仪阳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4.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长昱水产批发零售部销售的鲜鸡肉,1批次金刚烷胺不符合农业部公告第560号规定。检验机构为陕西科仪阳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5.西安爱家超市有限公司爱家购物广场高新店销售的标称西安狼群商贸有限公司委托运城市海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亲岭+拼音)牌吊炉锅巴五香口味(油炸膨化食品),1批次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西安海关技术中心。

6.标称西安市雪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包装饮用水,1批次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咸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7.渭南市华州区鑫源水业销售的标称西安玫瑰园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玫瑰源牌饮用纯净水,1批次电导率[(25±1)℃]不符合产品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西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8.标称陕西恒华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纯净水,1批次电导率[(25±1)℃]不符合产品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西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生产经营者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处置工作,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

消费者如在市场上发现或购买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不合格产品,请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反映。(总台央视记者 杨雨桐 高涛)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高端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

高端铝合金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