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达人

羡慕村民住上“别墅”乡下比肩城里

Tom 0

视频加载中...

过去修别墅、住别墅的都是有钱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物质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在广河县发展起步早、先富起来的一部分群众都修起了精致的小二楼,广大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小“别墅”。

盛夏时节,当坐上汽车行走在康临高速公路广河段时,一座座精致的小“别墅”映入眼帘,橘红色的屋顶、乳白色的墙壁、绿茵茵的玻璃窗……和谐地座落在一个个村落,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来到买家巷镇马家咀村,这个村里小“别墅”非常多,据说,这里是广河县最早修了小“别墅”的地方。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进村民马永良的家,看到他家的小“别墅”不仅外观很美丽,内部结构设计也很合理。

走进小“别墅”,记者看到内部装饰简洁大方,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一派现代气息。马永良请记者坐下后,拉起了家常。

记者问:“住在这么豪华的房子里很舒适吧?”马永良说:“说实话,现在住着很舒适,过去却很麻烦,房子好像只是摆样子……”交谈中记者才知道,20多年前,马永良等几个村民,在西藏做建材生意挣上了钱,回家修房子时,发现村里的土地少,人均不足一亩地,从节省土地的方面考虑,修建小二楼划算,于是马永良等几户群众在村里带头建起了小“别墅”。

但建好后才发现确实有些不方便,屋内铺了瓷砖,院内水泥硬化了,可由于门外全是土路,从外面回来,时常两脚泥土,要花很多时间来打扫卫生。同时,亲朋好友们也很少来串门,马永良总感到孤零零的。

如今,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牛羊养殖圏舍也集中到一起,玉米秸秆等农作物也通过“粮改饲”在田间地头解决了,村里人的生活跟城里人一样,大家更喜欢住小“别墅”了,修小“别墅”的人越来越多。

记者来到祁家集镇髙景家村,这里的小“别墅”鳞次栉比,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进一家小“别墅”,小“别墅”的女主人马色飞也很热情。她说:“我们一家人长期在外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但我们总是离不开家乡,户口也一直没有迁出,两位老人年纪大了,去外面住不惯,就一直留在这里,每年我们都要回到老家住一段时间,所以,修了这个小‘别墅’。”

其实,像马色飞也家一样的人家很多。

站在马色飞也家的二楼上,看到村子里小“别墅”一座连一座,据村干部介绍:“这里居住的268户群众,有131户都已修建了小‘别墅’。”

记者在走访三甲集镇甘坪村时,看到一座还没有装修的小“别墅”,主体设计跟周围几家非常相似。

“看着别人的小‘别墅’着实漂亮,住着也舒适,我也照着他们的样子修。”房子主人马二沙笑着说。

马二沙告诉记者:“儿子儿媳长期在深圳做餐饮生意,收入也不错,再加上我养牛已有18年了,也攒了些钱,2018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始修房子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许许多多的广河农民一样,由于交通便利、商贸发达,钢材、铝合金门窗、水泥、砖瓦、砂石料等建材在广河县随处都可以买到,价格也便宜,这为修建小“别墅”提供了许多便利。

一座座小“别墅”不仅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造了景、添了美,也是农村老百姓过上幸福小康生活的真实写照。(记者 赵怀斌 冯元鹏)

隔热门窗品牌

高档门窗

品牌系统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