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达人

群众有困难,党员第一个到 威县建立党员联户机制,25万名党员下沉一线为群众解难题

lne 0

来源:长城网

长城网讯(记者吴新光 通讯员李静娴)“真是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啦,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老伴就危险了。” 冬日的一个晚上,在威县人民医院的急诊室里,得知老伴安全后,杨凤琴老人一边颤抖地说着,一边从兜里掏出了两张皱皱巴巴的50元钱,往帮助他们的党员陈多彬手里塞去。

当天晚上8点多,家住威县集小河村的杨凤琴的老伴在做透析的时候,透析机突然出现故障,老人呕吐不止。杨凤琴急得团团转,不知所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联系上也无济于事。慌乱中,她看到了茶几上放着的共产党员服务便民卡,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上面的电话,联系上了威县供电公司的党员陈多彬。在得知情况后,陈多彬急忙放下碗筷,一边驱车向老人家里赶,一边电话联系了单位党员服务队的两个队员,共同把老人送到了县人民医院。经过紧急治疗,杨凤琴老伴的病情稳住了。

“我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群众有困难找到我,第一时间去帮助他们,这是我应该做的。”陈多彬谢绝了老人的好意,并联系售后服务人员,为老人维修透析机。

如今,在威县,全县2.5万名党员和陈多彬一样,主动下沉到服务群众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威县城管局驻前麻固村工作队组织村民,为突发脑溢血急需做手术的村民唐守臣捐款23450元;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员魏庆博利用下班时间到贺钊镇董村,帮助瘫痪村民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威县统计局党员贺国卿主动帮助年迈的邻居代缴取暖费……

从今年2月份开始,威县开展“群众有困难,党员第一个到”主题实践活动,建立了“1+X”党员联户机制。群众有需求,可以找党员反映,党员及时对问题进行分类,专人限时办理,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真正成为了群众的“主心骨”。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党员“110”一叫就灵。

“只有党员沉下去,定期到群众家里走访,成为群众的‘身边人’,问题才能浮上来,才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邢台市委常委、威县县委书记安庆杰介绍说,为更好服务群众,县里建立责任划片制度,社区党员以居住楼道为中心、机关党员干部以业务岗位为中心、非公企业党员以企业班组或产品链条为单位,结合实际划定责任区,打造了15分钟党员服务圈。

截至目前,威县在“群众有困难,党员第一个到”主题实践活动中,累计摸排问题37113件,解决36037件,解决率达97.1%。

系统门窗品牌

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品牌

高档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