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东门桂园街区上榜首批罗湖国际化街区出炉
足不远行,罗湖居民在家门口便可感受“国际范”。
2月28日,在深圳市首批国际化街区授牌仪式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对首批通过验收获得荣誉的国际化街区进行集体授牌,罗湖区翠竹街区、桂园街区、东门街区榜上有名,分别获评“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示范街区”“国际化商务交往特色街区”“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街区”。
首批罗湖国际化街区“全明星阵容”诞生
“国际化街区建设牢牢把握规划先行要求,结合深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国际化街区空间规划布局与建设专题研究。在各区选择基础条件良好、配套资源丰富、产业优势突出的街道作为首批创建单位,先行打造一批高品质街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市外办主任曹赛先表示。
在深圳市首批国际化街区专家评审组代表刘宏照看来,国际化街区建设是深圳对外工作的创新实践,也是推进城市治理重心和资源向基层下沉的积极探索,更能体现罗湖区在国际化公共服务、国际化人才建设、国际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的积极成效。
据悉,2022年底市外办组织开展了首批20个国际化街区评定验收工作。经创建街区申报、居民满意度调查、专家评审、实地考察、公示等程序,于今年1月18日确定并公布了首批国际化街区评定验收结果,首批申报的20个国际化街区覆盖了全市10个区和新区。
在首批国际化街区名单中,翠竹街区、桂园街区、东门街区为罗湖区争得殊荣,自此,翠竹“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示范街区”、桂园“国际化商务交往特色街区”、东门“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街区”联手组成的首批罗湖国际化街区“全明星阵容”,将助推罗湖高质量发展,努力创建“三力三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新篇章。
“在翠竹找到了‘家’的感觉”
水贝国际会客厅是翠竹街区涉外服务中心的活动阵地,在这里社区居民总能听到美国人Don先生的美妙歌声,看到Don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时忙碌的身影。Don说,在翠竹街区涉外服务中心,他和其他外籍友人可以享受涉外政策咨询、社区融入、中外文化交流等服务,让他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
听闻翠竹街区获评“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示范街区”,Don显得非常开心和满意。“国际化街区的建设将为生活在这里的外国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服务,我和朋友们能更深入地融入社区,深度了解社会文化,同时中国居民也能享受到更潮流和现代的国际化服务,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能在罗湖生活得很开心!”
Don表示,很感谢翠竹街区的涉外工作人员,帮助自己解答政策困扰、提出各种建议,在他们的引导和鼓励下,他成为了一名街区志愿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谢,为街区做出贡献,将自己的快乐和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获评“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示范街区”后,翠竹街道将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提升街区品质、积极开展特色活动等三个方面积极推动国际化街区建设。“街道依托水贝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国际服务站点,涵盖阅览室、健身房、共享工作室等功能室,同时将在站点配置专业化涉外社工,为辖区外籍人士、港澳台人士、国际人才提供‘一站式’多种类政策咨询与涉外服务。”翠竹街道党工委委员肖文晖表示。
另一方面,街道将统筹推进水贝珠宝主题消费街区建设,将着重完善公共空间设置中英双语标识,全面提升国际语言环境;并联动水贝国际、水贝壹号、深圳珠宝博物馆、金展珠宝广场等珠宝企业资源,举办具有黄金珠宝特色的文化活动,以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作为展示翠竹特色国际化街区的重要窗口。
200余家外资企业聚集在桂园街道
成立罗湖区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推出《罗湖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十项服务措施》、组建全市首个国际人才服务联盟、举办首届“罗湖国际街区人才节”……一直以来,桂园街道不断提升国际化人才服务效能,持续推进国际人才引进交流,通过开展国际人才服务、国际人才推介、国际人才文艺活动等形式,激发国际人才对罗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据悉,以发展金融、总部基地、高端商业、休闲旅游业为主要手段,桂园街道精心打造国际化商务交流特色街区。桂园街道地处罗湖区中心繁华地段,辖区外籍人口总数1200余人,共有200余家外资企业,国际化氛围浓厚。
“桂园街道将通过城市更新,拓展万象城周边地区,集约开发建设蔡屋围金融核心、高端商业的‘密集发展区’,建设代表深圳经济特区形象、媲美国际一流的地标性城市建筑群,激发罗湖新活力,成为罗湖的城市国际化会客厅。”桂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另一方面,桂园街道始终坚持服务优先,提升涉外政务服务水准。据了解,街道选择在境外人员聚居较多的新围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境外人员服务专窗、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桂园街道工作站及外国人一站式办事及咨询服务平台,秉承“开放、包容、多元、分享”的理念为境外人员提供两大类别共20余个涉外事项业务的办理和咨询服务,提升境外人员服务精细化和人性化水平;在街道政务服务大厅打造双语服务环境,开展专题英语和文明礼仪培训,购置配备多台翻译器,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提升国际友人幸福感。
令人期待的是,桂园街道国际化建设依托市、区有关资源,推动“星光万象”“经络万象”“友好万象”“活力万象”的万象国际化街区建设,全新打造“布吉河”文化旅游休闲走廊,高标准布局规划现象级IP打卡点,将万象国际化街区与文和友项目串联融合起来,优化改造交通设施,提升国际人才服务水平,建立完整的国际社区商业生活服务链,创建高品质国际宜居街区。
“喜欢在东门吃大排档与‘老罗湖’们聊天”
“在东门我能感受到最原汁原味的深圳消费文化和属于罗湖的烟火气,我喜欢在东门吃着大排档与‘老罗湖’们聊天。”马来西亚华裔林盟栋是东门街区居民,今年是他扎根罗湖的第9个年头,在东门辖区生活让他感受到了十足的深圳特色风土人情,东门商圈独特的商业文化、历史底蕴吸引着他,已让罗湖成为林盟栋的“第二故乡”。
让林盟栋产生认同感的是东门街区长期以来在涉外公共、政务服务方面做出的实效。“突出商业文旅特点,东门街区依托东门商业步行街升级改造,围绕公共服务、人才服务、国际化环境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外籍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东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门街道梳理街区内所有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制定《东门街道国际化街区公示语英语手册》,对步行街街区路标、重要景点、交通指示等设置了中英文标识50多处。邀请专业机构对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开展国际商务礼仪培训5场,累计263人次。
“依托街道行政服务大厅等公共服务场所,为国际人才和外籍人士提供出入境、居停留、工作许可等事项的‘一站式’咨询服务,在东门商圈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人才驿站,推进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和‘一窗式’办理。”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东门老街地铁“政务驿站”设了三台办事终端,涵盖政务一体机、社保自助终端机、多功能警务自助终端机,共提供219项政务服务,范围涉及公安、人社、残联等多个部门,覆盖查询、办理、打印、预约四种办事类型,可实现方便快捷的“路上办”。
“东门”是所有来深人员最初印象之一,具有极其鲜明的本地文化标签,是深圳文旅消费的符号之一。借助获评“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街区”,东门街道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商圈,深圳市井文化的时代样本,商旅文融合的国际时尚街区”为总体定位目标,整合周边“商、旅、文、居、教、游”资源,在旧商业区改造、文化设施活化、商业业态创新、跨境消费合作、消费环境提升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粤港澳商旅文合作新平台,将东门步行街打造成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的商业打卡地以及具有世界能级、国际化属性的跨境旅游消费合作区,为东门“国际化商业文旅特色街区”建设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澎湃动能。
【撰文】祁觊
【通讯员】杜澎 范慧如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