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出货渠道
文章目录:
1、建材涨价“冲击波”:上游钢铝、玻璃价格“刹车”,下游需求遭抑制2、铝合金批发价久违回落3、下游需求转弱,铝合金锭去库受阻
建材涨价“冲击波”:上游钢铝、玻璃价格“刹车”,下游需求遭抑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实习生 胡晴 武汉、广州报道
建材的“涨价潮”已传递到下游市场。
11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武汉宜居家建材市场,宜居家建材市场约有二十多家门面店铺,经营项目包括软装、地板、门窗、瓷砖等。适逢周末,前来选购的顾客却并不多。
尽管销售不旺,但不少建材店铺的经营者表示,进货价格从今年9月份开始快速上涨,他们也就只能选择涨价。
主营铝合金门窗的杨先生拍着店里的窗户样品对记者表示,“铝材本身涨价了,我们也就涨了一点。原来一个平方580元,9月开始一平方600元,涨了20元。”
中信建投期货有色研究员王贤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年中开始,建材的终端市场开始上调终端价格。如铝合金门窗等,无法完全把成本涨幅传导给消费者,只能让渡部分产品利润,但整体涨幅亦达到15%左右。像瓷砖、卫浴、家电等终端消费品,价格上涨5%-20%不等。
不过,在上游市场的涨价逐步放缓甚至回调之后,建材下游的“涨价潮”恐怕也难以持续。
终端市场“涨价潮”
从9月份开始,建材集体进入一波“涨价潮”。
“今年建材的价格几乎一直都在涨,但是从9月份开始,上涨的幅度变得很快,不光是地板在涨价,什么建材都在涨,现在地板一平方米涨几元钱,涨多了卖不出去。”武汉宜居家建材市场一位经营地板和吊顶的商铺老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另外一位主营地板的商铺老板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10月份开始,地板每平方米上涨了7到8元。
整体来看,这一轮建材市场的“涨价潮”几乎波及各个领域,从门窗、地板、吊顶,到石材、铝材、水泥等,但这轮上涨并非由下游的高需求推动的,而是由上游涨价拉动的。
武汉宜居家建材市场的多位商铺老板表示,他们本身并不愿意涨价,因为担忧客户不接受,但是进货价格上涨,因此“不得不涨”。
王贤伟表示,上半年来以铝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导致下游建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以建筑铝材为例,上半年铝型材涨幅基本跟铝价上涨幅度保持一致,涨幅30%左右。下半年商品价格再次上行,型材价格最高在上半年基础上再涨15%-20%左右,其他建材如水泥、瓷砖、线管等均有不等程度上调。
他指出,此番涨价可以看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今年年初开始持续至年中,主要原因是供应链短缺叠加通胀持续上行。第二阶段是8月份开始持续到10月底,由能源短缺带来的能源价格飙升,从而增加了所有工业品的生产成本,再次推动建材等商品价格走高。
“今年的涨价潮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碳中和背景下,全球能源逐渐向清洁能源转型,而今年的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导致全球传统能源紧缺,进而推动传统能源价格走高,引发全球商品价格生产成本上行。”王贤伟指出。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从水泥来看,9月因为减产导致水泥在一段时间供应比较紧张,价格上涨明显。到10月份,很多工地超出了施工预算从而减少施工,对水泥的需求下跌。但是为什么水泥的价格还在上涨?这主要是因为10月份煤炭成本高,推动水泥生产成本上升。
上游价格“刹车”
目前来看,上游建材涨价已经出现“刹车”。
11月4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10月下旬数据,黑色金属价格集体下跌,其中螺纹钢价格5371.7元/吨,跌幅达到6.7%。有色金属中,铝锭的价格为21112.9元/吨,跌幅达到10%,但铅锭的价格仍然有4%的涨幅。非金属建材中,玻璃出现明显跌价,浮法平板玻璃(4.8/5mm)下跌5.2%,但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袋装)仍然提价4.9%。
不过,步入11月以来,水泥价格也“挺不住”了。国泰君安11月6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来自数字水泥网的数据显示,上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下跌1.7%,但各个区域的走势不同,其中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下跌10-50元/吨,华北出现20-30元/吨的上涨。企业出货量只有正常水平的6-8成。
卓创资讯水泥分析师侯林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步入11月份,水泥的成本下降,加之极端天气变化导致需求减少,水泥出现了部分的降价,但下降幅度相对较少,有一些地区相对更坚挺。有些区域水泥价格在700-800元,就算下降30-50元也对于施工成本的减少影响不大,价格过高抑制需求,后面水泥价格走势肯定以逐步下调为主。
“不过,下调不可能一步到位”。侯林林进一步指出,从终端市场来看,降价的趋势也是确定的。从民用的需求来看,很多小型水泥企业是采购熟料来生产水泥,熟料最长可以储存6个月,因此这些小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盈利空间来调整价格。以广东地区来说,大的水泥生产厂商对外的报价较高点下降30-50元,但是有些小厂商从国庆节之后降价,累计已经降价110元左右。
王贤伟也表示,本轮建材价格多数已出现回落,像金属相关的建材价格回落幅度较大,例如钢材、铝材、铜线缆等,化工相关的建材如PVC管、塑料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主因在国家煤炭保供稳价政策下,动力煤价格已下跌50%多,随之而来的是多种工业品生产成本下跌,带动建材生产成本下行。
而从需求来看,也不支持建材的持续涨价。
“目前整个地产行业均面临政策调控的压力,高负债房企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导致建筑新开工率明显下滑,与新开工关系较为紧密的建材如钢材、水泥等价格受影响更大。而目前建筑竣工增速较为稳定,与之相关的建材如铝材、线缆等受影响相对较小。”王伟贤表示。
侯林林也表示,从未来水泥市场的需求来看,一般来说,南方市场到春节前都是传统的旺季,北方市场从12月到明年3月初就进入淡季,需求下降到正常水平的1/3以下。但南方市场对于水泥的需求也很悲观,首先是水泥价格处于高位,降价非常缓慢,进一步抑制了需求。
目前来看,终端的装修市场的需求不强,导致不少终端商铺难以将涨价完全向下游传递。一家石材经销商表示,9月以来所有建材的进货价格都在上涨,整体涨价幅度大概在10%以内。“但我们铺租不贵,所以暂时没给客户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铝合金批发价久违回落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等使用的铝二次合金的交易价格1年零8个月以来首次下跌。指标品种的2月份批发价较上月下跌1.8%。原因是作为原料的铝废料价格显著下跌。还有汽车生产反弹延迟,合金需求低迷。合金厂商针对需求减少正在加紧进行生产调整。
铝二次合金是在铝废料中掺入金属硅等来制造。指标品种“AD12.1”的2月份批发价为每吨54.15万日元左右。尽管同比上涨38%,但环比下跌1万日元,为2020年6月以来首次下跌。
原因之一是作为原料的铝废料价格下跌。AD12.1的原料大量使用的机床零部件等“机械”类废料,其目前为每吨13.75万日元。较2021年10月的近期高点下跌2成以上。受奥密克戎疫情扩大和缺芯的影响,汽车制造商被迫减产,合金需求也随之陷入低迷。同时金属硅的价格暂停攀升。
机械类废料中含有1成左右的金属硅,两者的行情经常保持联动。2021年秋季,供应7成金属硅的中国采取限电措施,市场对供应紧张的担忧加剧,硅的价格暴涨至每吨1万美元。机械类废料也涨至每吨17.5万日元,创下13年2个月来的新高。不过随着中国解除限电,金属硅的价格降到3400美元左右,跌至最高峰时的三分之一。
铝二次合金受汽车生产复苏延迟的影响,供应较为宽松
汽车生产延迟反弹使得合金需求低迷也是批发价下跌的原因。根据日本铝合金协会的统计,2021年12月铝二次合金与铝锭的出货量方面,主要面向汽车零部件的铸造用途为3.3057万吨,同比减少13.9%,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2022年1月的日本国内新车销量(含轻型汽车)为32万9699辆,也同比减少14%,连续7个月低于上年同期业绩。
眼下由于奥密克戎疫情扩大,各汽车制造商的日本国内工厂纷纷停产。加上缺芯问题的影响仍未消解,有声音表示“恢复生产还没有眉目”。
零部件厂商着眼于生产反弹不断增加库存,但由于复苏延迟,已经有企业放慢合金采购速度。某合金厂商的负责人表示,“1月份比初期计划减产了15%左右”。
今后的批发价预期原本就不明朗。在欧洲电价暴涨的背景下,作为国际指标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铝再次攀上13年来的最高价。作为合金原料的轧制铝切屑的价格呈上涨趋势,开始再次走强。一旦汽车的生产开始反弹,铝二次合金的批发价有可能会再次上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下游需求转弱,铝合金锭去库受阻
来源:市场资讯
核心提示:本周废铝价格多涨100-200元,周内价格波动较频繁,市场询价增加,持货商对后市信心不足,出货情绪尚可,整体市场活跃度好于上周。实际利好提振有限,下游需求跟不上,预计反弹难持续,谨防下周废铝有下行可能。
一、国内再生铝合市场分析
1、再生铝合金市场情况
本周铝价强势反弹,现货铝价格一举突破2.1万关口,刷新近4个月以来新高,周五高位回落,回吐部分涨幅,周涨320元/吨,然而再生铝合金锭市场在下游需求不足情况下,实际跟涨力度明显不够;截止周五,国内ADC12铝合金锭价格指数为20300元/吨(含税),环比上周五上调100元/吨。
分地区来看,截止周五,华东地区ADC12铝合金锭主流价格在20100-20300元/吨之间,华南ADC12主流价格20300-20500元/吨,个别企业报价20700元/吨,西南地区ADC12铝合金锭主流价格在20500-20700元/吨,环比上周五普遍上调100元/吨,地区差异仍存在。
现货市场,据了解得知,导致铝合金锭滞涨的主要原因还是下游需求不足,企业库存保持在高位,中小型企业成品库存占用资金较多,为缓解压力,对售价主导性减弱,价格上行乏力,华东市场目前实际成交价格普遍在龙头企业报价基础上处于贴水状态,个别企业贴水逼近500元/吨。短期来看,旺季临近尾声,企业订单减少现象已逐渐显现,预计后期价格上行面临较大压力,谨防有所回落。
2、原料废铝市场情况
据富宝有色数据显示,本周废铝价格多涨100-200元不等,行情冲高回落,持货商对后市信心不足,有利多正常出货,且周内价格波动频繁,市场询价亦较火热,成交尚可。细分品种情况如下:
光亮铝线方面,本周光亮铝线多涨100元,个别地区涨200,虽涨幅不及预期,但周内价格波动频繁,企业频繁调整折扣收货,当现货铝价格在2.11高位时,铝厂收货折扣普遍在88折,随着周五价格回落,折扣多上调1个点。目前光亮铝线市场主流收货价格集中在18000-18300元/吨之间,铝厂可达到18400-18500,周内价格冲高后回落,铝线价格略显混乱。
易拉罐方面,目前主流地区易拉罐价格集中在14700-15200元/吨之间,环比上周五上涨100-200元不等,目前安徽、江西虽棉花包报价可高达15400元/吨,但对货物质量要求较高;上半周持货商挺价出货,市场货源紧张,周五价格高位回落,商家担忧继续走跌,出货情绪好转,铝厂因原料不足,普遍稳定接货为主,据了解,周五多地厂家并未跟随行情下调收货价格。
生铝方面,截止周五,主流地区机生铝价格集中在15800-16100元/吨之间,环比上周五上涨100元/吨左右;价格处在高位且行情不稳,持货商多保持稳定出货,周五出货增多,大厂普遍维持稳定采购,个别中小型企业因原料库存累积,资金流通、价格过高等问题,对原料收货量有所控制,整体市场活跃度好于上周。
二、ADC12成本和利润分析 1、国内ADC12成本占比情况
周内现货铝价冲高至2.1万上方,整体趋势以先扬后抑为主,与上周有所类似,不过再生铝市场上,原料周内继续表现抗跌,在现货调整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废铝价格未见波动,铝企成本压力激增,截止周五废铝生产成本占比已接近92%;旺季下再生铝企实际订单量表现尚可,中大型企业产线几乎全开,这也导致市场废料缺口量继续扩大,从进口数据看,9月废铝进口货源环比继续下降,间接导致市场供应紧张,预计下周废料成本将保持高位,或维持在91%附近。
2、华东及华南地区ADC12生产成本
截止2024年10月25日,当前华东地区ADC12成本价在20233.2元/吨左右,较上周价格上涨390.6元/吨,而华南地区成本价在20187.2元/吨附近,较上周上涨105.1元/吨。
本周两地成本价成功“扭转”,华东区域挺价情况普遍导致周内成本增量远超华南地区,目前华东以及华南成本差值仅在100元/吨以内;按地区分析,周内江西、江苏以及安徽等地因供不应求情况加剧,市场原料报价跟涨频繁,但下跌情况却较少;而广东地区从大沥市场原料吞吐量看,原料供应相对偏稳,地区价格跟随现货波动频繁,实际企业成本增量有限;据富宝预估当下华东区域成本价位过高,部分企业处于亏本采购阶段,但为了按期交货,企业预计采购量将继续保持高位,关注下周现货调整幅度,或带动原料成本下降。
3、中国再生铝合金锭利润监测
据富宝有色统计,截止2024年10月25日,最新国内再生铝合金锭利润为-56.6元/吨,较上周而言小幅下调;国内ADC12铝合金锭周均价为20300元/吨(含税),较上周均价上涨100元/吨;破碎生铝价格指数录得16910元/吨,较上周均价上涨190元/吨;
截止10月25日,再生铝企生产利润再度转负,从铝合金市场销售情况分析,本周再生铝合金锭尤其ADC12滞销情况加剧,据市场大型贸易商以及进口商反馈,华东地区部分ADC12成交价多以贴水400-500元/吨的报价进行,甚至贴水400的情况下无人接单,不仅厂家成品库存积压,贸易商档口内未卖出合金锭库存同样有所增加,市场短单量表现较差,遏制价格上涨幅度;而原料上,如上文所说,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废铝价高货少,直接影响铝企市场利润值,考虑进口补充较少,我们预计截止到月底前铝企实际亏损值或有进一步扩大可能。
三、下周再生铝合金锭市场展望
美国大选临近,市场预期存在反复摇摆可能,金融市场震荡,但经济稳定基调不变。另外晋豫地区国产矿复产受限,国内外氧化铝价格持续刷新新高,本周国内现货氧化铝价格上涨243元/吨,涨幅5.27%,随着氧化铝价格不断上涨,电解铝冶炼成本已超20000元/吨。不过随着炒作情绪放缓,预计下周氧化铝继续攀升空间有限,而铝价在资金离场情况下,下方存在进一步调整空间,整体区间可参考2.05-2.1万内。
再生市场方面,截止10月25日,国内ADC12价格指数报2030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100元/吨;展望下周,由于现货报价过高,在调整预期下我们认为ADC12将或有一定跟跌空间,参考20200-20500元/吨。
(转自:富宝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