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高端铝合金门窗厂家
文章目录:
1、长安CS75PLUS:前后钢板防撞梁,依旧没看到网传的铝合金2、隋唐古角楼现铝合金门窗?“仿古不古”的政绩工程何时休
长安CS75PLUS:前后钢板防撞梁,依旧没看到网传的铝合金
我们之前拆过一代CS75 PLUS,那这辆二代长安CS75 PLUS是否有改进和优化呢?我们今天就把这辆车拆开,从前后防撞梁开始,一起来看看。
视频加载中...
前防撞梁
双层辊压钢板
拆掉前保险杠,内部依旧是双层辊压钢板防撞梁,厚度为1.81毫米,能覆盖车头的63.69%。从结构和用料来看,基本与一代车型没有区别,只是厚了一点,之前的厚度为1.56毫米。
网传一代CS75PLUS使用铝合金前防撞梁。
之前拆一代CS75PLUS时,看到水箱前面有一根圆管梁,这辆车依旧保留了下来。推测是因为进气格栅面积大,需要有一根梁进行支撑,不至于被轻易按瘪。
前防撞梁和保险杠之间,依旧没有缓冲泡沫。
ACC毫米波雷达凸出在外,好在后方是塑料支架,碰撞时支架会先断裂,来保护昂贵的雷达。
一代车型上应对25%偏置碰撞测试的诱导块,这辆二代车型上没有了。
前吸能盒也是冲压钢板焊接而成,带有溃缩褶皱和打孔。
后防撞梁
单层冲压钢板
和一代车型一样,后防撞梁也是单层冲压钢板。不过,钢板厚度厚了一点,为1.43毫米,一代是1.28毫米。
后吸能盒也是钢板焊接而成,有溃缩褶皱和打孔。
后尾门比后防撞梁更凸出,低速碰撞时更容易受伤。
总结
前后钢板防撞梁
这辆长安CS75 PLUS的防撞梁,和我们之前拆过的一代车型几乎没有区别,前后都是钢质,没有看到网传的铝合金防撞梁。防撞梁钢板厚度比一代有所增加,但依旧没有行人保护泡沫,应对25%碰撞测试的诱导块也被取消了,可能是厂家觉得不会再有机构对这种改款车型进行碰撞测试了。
防撞梁部分没有看到更多的升级,那底盘情况如何呢?还请继续关注后续的拆车内容。(本文及视频中的测量数据结论观点仅对此辆车负责,测量数据对公示的实验方法负责。)
2022款长安CS75PLUS第二代防撞梁评分
隋唐古角楼现铝合金门窗?“仿古不古”的政绩工程何时休
近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西南端,建起了一座仿古角楼。灰瓦朱窗,远远看去颇有古意,可走进观之,楼上竟然安装着推拉铝合金窗户。如此有“穿越感”的设计,大伙实在欣赏不来,纷纷吐槽“太随意”“不伦不类”……
“修旧如旧”是古建筑修缮、复原的一个基本原则。1942年,梁思成按照宋画《天籁阁》及《营造法式》所示的建筑规范,绘制了《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当时并未将该草图付诸实践)。这个方案讲求科学,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施工技术,都曾详细论证,为“古建筑复建”开了一个好头。而反观这个让人“出戏”的角楼,笔者不禁要问,到底是谁在设计、建造、把关?
据透露,2018年,当地委托第三方编制了相关方案,目的是更好地保护性展示隋唐洛阳城。至于角楼设计依据问题,方案指出“根据间接的考古及古籍资料,推测角楼的建筑形制”,可想必古籍中不会有“铝合金门窗”的记载吧?更让人诧异的是,该项目并未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这种“先斩后奏”的方式,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不负责,更是漠视法律的违法行为。
不只洛阳,当下许多城市都喜欢拿古建筑做文章。300亿打造“明清府城”、85亿重建“河洛古城”、1.6亿再现“徽州府衙”,一个又一个“复古工程”上马、“修缮计划”启动,俨然成了别出心裁的城市创意。可大肆复建复原古建筑也导致了许多问题,“大拆大建”“拆真建假”,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到处是古街、古城,“千城一貌”毫无新意;古代名楼装电梯,不伦不类的“假古迹”盛行……为何“复古”风靡,培植城市文化、发展旅游业等都是原因,但从中也不难看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影子。就拿此次“角楼事件”来说,上级部门多次指示方案深度不足,要继续论证,但当地却为了“造景”一意孤行仓促开工。
对于文化遗产来说,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无疑是一种破坏。一些地方希望借助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化旅游开发,打造城市文化名片,这无可厚非。但这一过程中,必须尊重文物保护原则和规律,把握好平衡,“仿古不古”“拆真建假”的“破坏性保护”要不得。就在前几天,因为一边随意拆除历史遗存,一边又不惜筹措巨资打造“古镇”“古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的城市,山东聊城、山西大同、河南洛阳等榜上有名。如今再看,这记警钟还应该敲得再响一些。
滕王阁
我们常说,城市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而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更是如此。故宫倦勤殿修缮时有这么一个细节,为了仿制通景画背后的一层托纸,专家在全国寻找合适的材料,经过一整年的反复试验和尝试,才仿制出这层纸。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这样的科学精神、精细功夫,值得好好学习、发扬。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长安观察出品,首发在今日头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