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达人

长庚集团

winter 0

文章目录:

1、2023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2、郭立斌:白内障手术 由复明到视觉重建之路3、祖孙三人妇产科医生:让孕妇和婴儿活下来,让中国女性活得更好

2023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清华大学附属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于2014年11月28日开业,现已形成内科部、外科部、妇儿部、急重症部、专科部、医技部、全科与健康医学部的七大医疗部,50余个临床医技专科,初步建成临床布局合理、专科设置完善、优秀人才汇聚、医院治理良善、医疗品质一流,在业界和社会享有美誉的综合性精品医院。

根据《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京人社专技发〔2010〕10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事业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

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2023年应届毕业生(含两年内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符合北京市留学人员引进条件);

二、招聘条件

1.须具有国家英语六级证书或六级成绩在425分以上,海外院校英语水平不作要求;

2.在校期间成绩优良,无不及格科目,无补考记录;

3.非北京生源毕业生需符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的条件;

4.身心健康,勤奋学习,善于钻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强,具有高度责任心、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吃苦耐劳;

5.符合回避制度的有关规定,具备岗位要求的其它条件。

三、报名方法

此次招聘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一)报名截止时间

2022年11月27日

(二)报名网址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官网招聘系统(https://zp.zhiye.com/)

(三)报名流程:

1.填写并发送电子版简历;

2.招聘单位资格审查;

3.通知应聘人员面试、专业能力测试。

四、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

专业能力测试为相关专业知识考核,合格分数线划定为60分,按照测试成绩从高到低、1:3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未达到1:3的岗位,按成绩不低于合格线的实际人数参加面试。

面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划定合格分数线为80分。专业测试成绩与面试成绩分别按照50%、50%的权重计入综合成绩。每个招聘岗位按照1:1的比例,在面试成绩合格人员中,根据综合成绩排名顺序确定参加考察、体检人选。

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公示和体检

考核通过的拟聘人员信息在本单位公示七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入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有关体检标准执行。体检合格的考生确定为拟聘用人选。

应聘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限及要求,配合完成考核、体检等工作,未能按照规定时限及要求完成的,取消应聘资格。

拟聘用人员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后,办理入职报到手续。

六、需说明事项

从资格审核到招聘工作结束,考生应保证报名时所留电话号码邮箱联系畅通,因电话或邮箱联系不畅造成无法通知考生本人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咨询电话:010-56118677 马老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2022年11月9日

郭立斌:白内障手术 由复明到视觉重建之路

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宫晓倩)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患者对白内障手术之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日,在新华网举办的健康大讲堂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郭立斌表示,现在白内障手术已经不是单纯的复明手术,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可以解决患者的其他视觉问题,例如远视、近视、散光、老花等,是对视觉进行重建的过程。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郭立斌 新华网 杨锘摄

屈光力增强 要警惕白内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眼睛对人有多重要。据了解,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可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形成白内障。白内障患者常会伴有视力减退、屈光力增强、单眼复视或多视、虹视、眩光、光晕、畏光等症状。

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屈光力增强?郭立斌介绍,在白内障发展的一定时期,眼球内的晶状体厚度及密度均会增加,此时的晶状体屈光力便会增强,因此,有的患者得了白内障之后近视力会变好,甚至不用带老花镜了。“不过,不要因为近视力变好而高兴,这是一过性的现象,随着白内障的发展,这些好处也会逐渐消失。”

另外,郭立斌还介绍,有些患者看东西能看出彩虹的效果,这时候可不要认为是有特异功能。早期白内障晶体里含水多,光线经过晶体,会发生折射,与雨后出现彩虹的原理相同,这部分患者看物体外表会有彩虹的现象,叫虹视,也是白内障的一个主要表现。

除此之外,对于白内障患者而言,最痛苦的可能是眩光、光晕等症状。郭立斌介绍,部分白内障患者眼睛里能看到特效光圈的效果,这些光线进入大脑后,会破坏大脑以往的习惯,适应的过程会使大脑极易疲惫。“对于这部分患者,没有强光的时候,视力未必会受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强光下,患者会特别痛苦,会忍不住眯眼睛,或者躲避光线,常常要戴墨镜。”郭立斌说。

白内障手术进入屈光诊疗阶段

患了白内障之后,是否能够药物治疗?郭立斌表示,“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治疗甚至预防白内障,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据了解,白内障手术有数千年的历史,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早期的针拨术到后来的超声乳化摘除术等,现代白内障手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通过手术摘除白内障已经很成熟,但是这并不能表示白内障手术已经完成。摘除白内障之后,患者仍然看不清东西,就像照相机没有了镜头,必须给它安一个‘镜头’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郭立斌说。

在早期,白内障术后视力矫正是通过戴眼镜的方法来解决,患者戴着特别厚的凸透镜,十分笨重且痛苦。后来,随着人工晶体的面世,成千上万的白内障患者通过这种有效的手术方法获得了良好的视力。因此,白内障手术其实包括两个手术,一是白内障摘除术,二是人工晶体植入术。

近年来,人们在人工晶体的创新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经过不断地更新发展,目前人工晶体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解除白内障的困扰,它在其他很多的眼部视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郭立斌介绍,“例如近视,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眼睛只能看近的事物,不能看远的事物。现代科学将眼镜的度数整合在人工晶体上,这样近视的白内障患者,植入了合适的人工晶体后,近视的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同样,远视、散光、白内障术后球差等问题,也可以通过各种功能性人工晶体进行矫正。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随着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白内障术后,患者看远、看近都能看得清楚,而且还不用戴眼镜,也就是矫正了老花。”

郭立斌指出,“白内障手术已由复明手术发展为屈光手术,通过对患者视觉功能重建,解决多种视觉问题,提高患者视觉质量。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损伤小、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在我国已经非常普及。”

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郭立斌强调,如果白内障已经影响到患者的视功能,而且患者有提高视力的需求,就可以考虑进行白内障手术。像“白内障要长老了再做”这样的观点已经过时,“长老的白内障”会导致无法进行超声乳化术,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影响术后视觉恢复效果,所以白内障手术“宜早不宜晚,早做早受益”。

祖孙三人妇产科医生:让孕妇和婴儿活下来,让中国女性活得更好

“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这句顺口溜是妇产科工作的写照。当吕涛做出与母亲、姥姥同样的职业选择时,母亲说,“妇产科比你想的要辛苦得多,要不你再考虑考虑?”

“当年姥姥是不是也这么说过?” 吕涛风趣地反问母亲。

这是一个跨越世纪的家族故事:秦济生、廖秦平、吕涛祖孙三人,都毕业于北京大学,三代人又都成了妇产科医生,也都选择远赴边疆治病救人。

姥姥秦济生:在艰苦条件下,让孕妇和婴儿活下来是第一要务

上世纪50年代

秦济生从北大医学院毕业

她是新中国第一代正规培养的医生

毕业之后

秦济生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支援中国的边疆

来到了内蒙古

当时的内蒙古缺医少药

老百姓看病常常是靠“土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决定建立农村卫生院

秦济生上班的第二个月便被派到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的公社组建卫生院

她的一个任务是建立卫生院

另一个任务就是出诊

老乡叫出诊,经常是半夜就来了

那时交通不便

老乡都是牵着马来接医生

而每当有病人

拿着家里的土特产要来感谢她时

她都坚决不要

“经常是一个非要给

一个就是不收

看着跟‘打架’似的”

廖秦平说

当一年后秦济生从边疆回来时

三岁的廖秦平已经不认识自己的母亲了

看见妈妈后,还问“阿姨您是谁”

那时,在内蒙古的医院里

像秦济生这样的科班大夫并不多

秦济生很快成了医院妇产科的主力

但她并不保守

为了帮助更多的医生迅速成长起来

每天的查房她都会格外认真

廖秦平说

“妈妈查房时,都会耐心地

给医生们讲解每个病例的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如何诊断

这对于每个刚入门的医生来说

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在当时的内蒙古医院

也是绝无仅有的”

母亲廖秦平:一心想改变中国女性健康命运,为让女性寿命更长而努力

1977年,21岁的廖秦平

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曾一直抱怨妈妈工作太忙的她

也考取了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也做起了忙碌的妇产科医生

也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廖秦平在医院实习的时候

遇到了两个相依为命长大的孤儿

女孩的恶性肿瘤很难医治

廖秦平只能眼睁睁地

看着她被病魔带走

在那之后

她下定决心要攻克妇科肿瘤

追随着母亲秦济生的脚步

廖秦平也加入了

援助边疆地区的医疗队

面对贫苦的女性,她不只是医生

更是姐妹、保姆

甚至是帮他们省钱的会计

因在女性肿瘤治疗上的贡献

廖秦平也获得了

“妇产科好医生·林巧稚”奖

廖秦平从医近40年

她不仅是出色的妇产科临床医生

还是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更是学生眼中的好“妈妈”

作为妇科专家

廖秦平的工作异常繁忙

但她总是努力抽出时间来帮助学生成长

只要有时间

她都会组织年轻的大夫

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

每次探讨她都会认真地

为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

并向大家传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思路

这样的讨论总是在吃饭的间隙进行

每当学生们有进步

总能看到廖秦平发自内心的一笑

也许这是她最感欣慰的一点

吕涛:在妇产科里更为细分的领域精耕,目的是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2001年,廖秦平的女儿吕涛

考上了北医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中国人讲究传承,医生世家不少

但一家三代选择同一专业的

却不多见

毕业后进入北大医院妇产科实习

现在和廖秦平一样

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

吕涛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漏尿这类普通

但特别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病症上

沿着姥姥和妈妈几十年前走过的路

吕涛也选择了去援助中国的边疆

——西藏

吕涛曾对妈妈说

“在西藏可算体会到

你们年轻时的医患关系”

在这一点上

廖秦平认为同样是一种传承

“上一代人真的是一种奉献精神

医生和病人之间没有矛盾

晚上经常有人敲我们家窗户喊

‘秦大夫,有孩子要接生了’

我妈妈就急急忙忙跟着去”

大概很少有人知道

作为牧民的藏族同胞

每次看病几乎都是一次居家迁徙

幸好由于国家的重视

中国开始实施极高海拔生态搬迁政策

即便是最贫困的藏族同胞

也都有了基本医疗保险

这场三代人的接力

是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精神传承

是中国女性健康的发展历程

更是反映了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

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北京社区报”、中国搜索

来源: 共青团中央

高端断桥铝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高端隔音降噪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