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达人

【推荐】光大银行成立30周年坚守金融使命服务实体经济证券公司一柜通

autumn 0

转自人民日报:

今年,是光大银行成立30周年。三十年来,该行守正创新,履行金融央企职责,不断投身经济建设,服务改革开放,围绕国之所需、民之所盼,发挥光大所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光大银行投资绿色资产支持证券项目

不断壮大规模 业务深入协同

1992年4月25日,经国家批准,光大银行在北京正式成立,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体制改革拉开大幕。1997年,光大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为由131家法人股东投资入股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此次改造中,该行引进亚洲开发银行入股,成为我国首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的商业银行。

1999年,光大银行收购原中国投资银行,为银行间并购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此后,随着1999、2001、2009年三次增资扩股,以及收购原中国投资银行网点,该行规模逐渐壮大,成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如今,该行企业员工数已超4.6万人,资产总额突破6万亿元,位列《银行家》杂志“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27位。

光大银行为国企项目承销债券、托管保险基金、投放贷款

秉持创新基因 推动数字转型

光大银行秉承创新基因,在不同发展时期大胆闯、勇敢试,发扬“拓荒”精神,取得多项成就。

发展不停、创新不止。探索创新既为业务发展赋能,也为美好未来蓄势。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光大银行在业内较早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在总行分行层面均成立乡村振兴金融部,推行科技派驻制等。在业务创新方面,其将对公对私结算业务融为一体,实现“一柜通”;开通全国本外币储蓄存款通存通兑业务,实现异地取现;推出全天候“银关保”服务;推出“全程通”汽车金融服务网;推出“总对总”工程机械按揭贷款业务;推出开放式网络缴费平台……

当前,光大银行加大科技创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历经十余年打造的“光大云缴费”,已成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开放便民服务缴费平台。截至2022年6月末,当年服务活跃用户3.2亿户,缴费笔数11.34亿笔,线上缴费代收项目超1.3万项,基础服务覆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光大云缴费”是光大银行科技赋能、创新转型的缩影,光大银行将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研究应用到各类生活、生产场景,创新打造多项数字产品,通过物流通、光信通、阳光融e链等产品提供便捷线上金融服务,助力客户轻松完成各项业务。

光大银行与央企在农业、能源、化工、金融、地产等业务板块紧密合作

初心使命为先 服务实体经济

光大银行自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服务国家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使命。国家批复成立文件中就已明确,其发展任务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筹集融通国内外资金,主要办理机电、能源、交通等行业的大型设备信贷、飞机租赁等业务。

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江表示,“聚焦国家所需,竭尽光大所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明确使命、推动落实,是光大银行发展的重要经验。”

光大银行积极支持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截至2022年6月末,三大重点区域对公贷款余额超万亿元;支持绿色金融,落实“双碳”工作方案,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超26%;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粮食安全和现代种业关键领域,大力推广“阳光金粮贷”“阳光金种贷”等特色产品。

该行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和普惠金融。截至2022年6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近6700亿元,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2800亿元。

此外,其还坚守金融初心,服务实体经济,把制造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单列专项额度,给予定价优惠;支持“新基建”和“专精特新”企业,为5G、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持。截至2022年6月末,光大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700余亿元,较年初增长16%。

近年来,光大银行坚决落实国家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迅速启动“稳经济、进万企”系列服务活动,制定支持实体经济“六方面22条”举措,加大信贷储备和投放力度,合理下调贷款利率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光大银行将积极履行金融央企职责,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其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努力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向光而立美好同行#

光学影像测量机

影像仪测量

三次元影像仪

影像仪器ogp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