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达人

【推荐】光影流年里的时代记忆嘉宝润公司成立多少年

Nancy 0

《绘色》 葛亮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视觉中国

葛亮这次带来新版的《绘色》,内容没变,依然保持着2011年初版的元气,却也在某些细致处润了几笔,就如他眉宇间的神态,没有改变,却更为丰富。

毫无疑问,他是个细节控。所以,对于作品,他宁缺毋滥,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原则,不慌不忙地行走着,用他的体贴和善意体悟着世界,用他的眼睛和文字书写着流年。

文/图(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

半岁结下电影缘

文学和电影皆为葛亮所至爱。从行为上来说,似乎他与电影的结缘更早。

半岁时的他在床上爬来爬去,莫名将一张黑白画片涂了个满脸花。这类似自行抓周的举动,引起全家人的揣测,“舅舅试图说服大家我会成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外婆否定了他的肤浅见解。因为画片上的笔走龙蛇,路径奇诡,她联想起在大学里做艺术教授的祖父,断定我会承其衣钵,走上书写丹青的老路。”如今,家人一致认为这场测试十分靠谱。那张画片也被外公妥善保管。葛亮长大后却看出了新的端倪。“被我涂了满脸花的是武生泰斗谭鑫培,那张面目模糊的图片,正是戏曲电影《定军山》的剧照。《定军山》诞生于1905年,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冥冥之中,他认定这就是与电影的不解之缘。

在葛亮的文字描绘下,每一部电影都与一段经历和生活相互映照。夜色中的露天影院,《少林寺》热映万人空巷,“时尚硬汉”高仓健;“好莱坞”扑面而来,从《魂断蓝桥》到《廊桥遗梦》,永远的嘉宝……这让这本书有了格外不同的气质。

“电影是一种集大成的艺术表现方式,而看同一部电影,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人的体悟感触也是不同的。”这种多层次的体悟也正是葛亮文字的追求。

梳理影像

亦是记录成长

2011年初版的《绘色》,时隔7年再度推出。除了极少细节处有所修改润色外,基本保持着原来的面貌,“就算如今看来某些章节显得稚嫩,但是因为这稚嫩而更加真实。我想保留那种青春感。”葛亮坦言。这很“葛亮”——即使书写再多的历史,即使年岁在不断增长,他依然是那个内心明亮又充盈的少年。很多媒体喜欢把他定义为“老灵魂”,对此称谓,他曾经很无奈,但他又总是很体恤和宽和。

电影于葛亮而言,永远不单是一出绘声绘色的光影演出,而是经由电影重新探知生活悲喜的一种方式。在对过往光影的点滴追溯中,葛亮也完成了他自己的光阴记忆。葛亮将这本集子命名为《绘色》,因为“色取之于光影,绘之以文字”的。在葛亮的笔下,电影是主角,但又不是主角,因为与电影相连的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悲欢冷暖。他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个如时间流逝般循序渐进的结构,又让前章和后章两个部分遥相呼应。于是,这部集子就成了一个有关电影,有关追忆,有关人生的故事,成了一次经历一个人和他生命中的电影的旅程,而在光影变化中流转的人生,其实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属于我,也属于你。就像葛亮说的,“是一本记忆之书”。

精彩

书摘

木兰阿姨

木兰阿姨是父亲的学生。

……

父亲在三十七岁的时候,第一次代表馆里参加了画展,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这张叫作《听》的油画已不存在,但是留下了一张彩色的照片。油画的背景是一片葱绿的瓜田。有一个满面皱褶的老农叼着旱烟袋,含笑看着一个穿白连衣裙的年轻女子。身边摩托车后架上夹着写生画板,暗示了她的身份。女孩的手里捧着一个饱满的西瓜,贴着自己的耳朵,做着敲击的动作。神情专注,几乎陶醉。现在看来,这张画为我年轻的父亲赢得了声名。木兰阿姨来到我家里的时候,手里正举着这张照片。她目光炯炯地看着我父亲,说,我要跟你学画。木兰阿姨拜师的举动,在现在看来有点唐突。父亲有些无措地看着我目光警醒的母亲。这时候,陌生的年轻女孩将三张电影票塞到我母亲的手中,说,好看得很。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收买,但由此而引发的好感﹐却是实在的。那部叫作《城南旧事》的片子,对我是最初的关于电影的启蒙。

当我跟着父母走进这间外表略显破落的影院,电影刚刚开始不久。在色泽温暖的银幕上,我看见了一个小女孩大而纯净的眼睛,并且深深地记住。同样纯净却丰厚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平。昏黄萧瑟的秋。骆驼、玩伴、学堂,构成了最简洁而丰厚的旧城。这双眼睛里的忧愁下去的时候,是为了一个年轻人。耳边响起柔软哀婉的童声旋律,这童音逐渐远去,为洪大的弦乐所替代。银幕下的孩童却被这异于现实的影像与声音打动,几乎热泪盈眶。

多年后,再次听这首歌曲,恍然明白孩提时对于其中内容的无知。大约打动我的,只是这歌声的内里,叫做人之常情。

电影迷

白天多半放的是老电影,都是些旧片子。片子大都是黑白的。看电影的人不多,我安静地坐着,听着有些空旷的影院里回响着洪亮的声音。它们如此地清晰,是来自一些或美或丑的巨人。这些巨人有他们的世界,是我难以进入的。但是,我却可以去经历他们的命运,用眼睛和耳朵。

电影放完了,天也快黑了,我就回家去,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谁也没想到,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却在这时静静地生长。虽然﹐它经常以一些出其不意的方式爆发出来。但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段印象深刻的经历,似乎是难以磨灭的。而最难以磨灭的,又似乎是那些台词,它们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的家庭生活中,对我的父母造成困扰。

我开始习惯于回到家向父母做如下报告:“我胡汉三又回来啦!”父母在瞠目间意识到这不过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大奸角的一句台词。当母亲开始有些絮叨我在不久前的尿床事件,我实在很不耐烦,愤然地用《智取威虎山》里常猎户的口吻做出回应:“八年了,别提它了。”母亲一时没反应过来,然后就看我迈着老气横秋的步伐,溜掉了。

爸妈摇摇头,说:“这孩子有点小聪明,可是要走火入魔了。”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仪测量

影像仪器ogp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