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券商早期教育价值凸显五股将有抢眼表现法国蓝蛙机器人公司
传媒行业:政策需求双重支持,早期教育价值凸显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钟奇 日期:2016-02-05
投资要点:
总论。早期教育作为朝阳产业,在我国正在经历快速发展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重视程度提高,早教市场需求旺盛。各类法律规章的出台和修订对发展早期教育、学前教育、民办教育起到了政策支持的作用。早教行业内部子行业众多,传统业务整合空间大,新型模式“互联网+教育”方兴未艾,整个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
市场规模巨大,全面二胎放开可期第四次婴儿潮。目前我国早教市场的规模约1320亿元,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预测,2018年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共有三次婴儿潮,预计第四次婴儿潮在2010-2020年之间出现,中央对二孩政策的逐步放开直至全面二孩对婴儿潮的到来是正向刺激,婴儿潮将对市场容量和规模的扩大产生重要影响。
政策助力,支持民办教育。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日益重视,曾发布各类文件对学前教育提出指导意见。在经费方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的目标并得到保持,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允许民办营利学校的开办,该草案有大概率通过,若通过将对幼教特别是民办幼儿园重大利好。
家长重视早教,支付意愿高。目前0-6岁婴幼儿的父母群体普遍受教育程度高, 早教意识强,对下一代所受的教育质量更加看重,再加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家长愿意为优质教育服务支付更高费用。80后家长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普遍强于老一代父母,为教育信息化、在线早教产品推广的良好基础。
早教行业集中程度低,处于跑马圈地整合阶段。早教行业品牌林立,市场集中度低。根据和君咨询的统计结果,前十名幼教机构的市场集中度尚不足1%。实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开始投资并购活动,拓展市场争取更大份额,并在线上下布局构建完整生态圈。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早幼教龙头企业。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政策和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预计会有更多资本投向早教行业或用于行业整合。当前建议关注:威创股份(收购红缨教育和金色摇篮两大幼儿园)、秀强股份(收购全人教育,旗下三大业务构建生态圈)、和晶科技(投资智慧树致力研发幼教云平台)。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收购整合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和晶科技:国内大型白色家电智能控制器高端市场的领先企业之一
公司是国内大型白色家电智能控制器高端市场的领先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大型白色家电智能控制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国内最早将单片机(MCU)应用于家电智能控制领域。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拥有壁挂炉控制器产品技术的企业。同时,公司开发的“触摸多容量自适应恒温恒流燃气控制器”被国家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无锡市软件十强企业”;并多次被三星、海信等企业评为优秀供应商。
秀强股份:进军幼教千亿市场,励精图治二次创业
秀强股份 300160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 分析师:杨仁文 撰写日期:2016-01-11
【事件】
1、2015年9月,公司公告与实际控制人卢秀强、江苏炎昊投资等共同投资设立教育产业基金,总规模5亿元,首期规模2亿元,基金管理人为炎昊投资,公司作为LP认缴基金份额10%作为中间级,首期使用自有资金出资2000 万元,实际控制人卢秀强作为LP认缴20%劣后级。该基金主要投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教育项目,为公司整合教育产业链资源提供充足准备。
2、2015年11月,公司公告使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秀强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以其作为教育产业投资管理平台,逐步向教育产业相关业务拓展。
3、2015年12月,公司公告现金2.1亿元购买全人教育100%股权,全人教育2015-2017年承诺净利润1000/1800/2800万元,2016年、2017年承诺直营幼儿园达20 家、40 家,2015-2017年全优宝软件管理幼儿园600/1000/2000家,原控股股东周崇明以不低于1亿元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票,并承诺购买股票于96个月内分期解锁。12月29日,公司公告周崇明已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股票268万股,占总股本1.43%,总金额1亿,均价37.3元。周崇明表示将根据本人资金使用安排,不排除通过二级市场继续购买公司股票的可能。
4、2016年1月6日,公司公告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转增22股。同时以不低于年度净利润的10%派发现金分红。
【点评】
1、 坚定进军教育行业,收购安排彰显决心:公司原主业为玻璃工艺业务,为国内彩晶玻璃领域龙头。今年以来,通过设立教育产业基金、成立教育子公司到收购全资收购全人教育,坚定进军教育行业,并计划将其发展成为第二大支柱性产业,主业由单一的玻璃工艺业务向玻璃工艺业务与教育业务“双轮驱动”双主业模式转变。公司以2.1亿元购买全人教育100%股权,标的公司2015-2017年承诺净利润1000/1800/2800万元,按照2016年承诺计算,收购PE为11.7倍,与市场类似标的相比处于合理水平。标的公司原控股股东周崇明承诺在全人教育连续服务期限不少于96个月,现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及省级示范园园长服务期不少于5年,保证全人教育现有管理团队稳定性。此外,周崇明已将转让价款1.89亿中的1亿元在二级市场购买了公司股票268万股(均价37.3元),并承诺购买股票于96个月内分期解锁。上述安排均彰显公司及相关高管长期耕耘教育行业的决心。
2、 幼教教育理念完善,O2O模式加速发展:全人教育创办于2005 年,由原浙大资深教授专家秉承“为人的一生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创办,定位“从人的幼年时期陪伴成长至终身教育”的理念,从幼儿教育逐渐延伸至其他教育领域。全人教育自主创研“5I 教育理念”,发展“全能宝宝”教育体系,组建专家团队推进行业发展,为公司进军教育领域,深耕幼教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人教育下设幼小国际化教育事业部、移动互联教育事业部、教育信息化网络事业部三大事业部:在线下,全人教育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发展国际高端幼儿园,通过“二三四线城市地推直营园+全国品牌连锁管理园”实现业务拓展,旗下已有17所幼儿园,其中全资直营园2所,全资子公司浙江英伦直营园8所,签署管理协议的幼儿园7所,主要在湖南、湖北、广东、浙江、安徽5省16市;在线上,通过自研的全优宝APP家园互动平台,未来以免费模式快速占领幼教信息化市场,开拓盈利模式同时,为未来直营及加盟园提供储备,全优宝APP已推广至全国十多个省份,有效注册用户740余家,在园儿童约4万名,未来有望形成会员费、增值服务费、渠道费、广告费等丰富的盈利模式,并加速公司3年内做到200家直营园的战略目标。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5-17年主业利润5900/7670/9200万元,全人教育15-17年承诺净利润1000/1800/2800万元,15-17年合计备考6900/9470/12000万元,对应EPS为0.37/0.51/0.64元,对应PE为110/80/63倍。考虑幼教行业空间巨大且确定性强、整合空间巨大,公司进军教育、深耕幼教领域决心坚定,且有经验丰富的团队长期绑定、利益一致。此外,高送转体现对管理层对未来持续盈利能力的信心,也是公司大力发展教育业务的坚实后盾,公司当前股本1.87亿,转增后股本达5.98亿,公司迅速扩大股本、提高股票流动性,也是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路径。我们判断公司未来一年将继续在幼教行业快速整合布局,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主业业绩下滑、全人教育业绩承诺不达预期、幼教并购整合进度不达预期。
海伦钢琴:净利润增速企稳回升,智能钢琴项目进展顺利
海伦钢琴 300329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 分析师:李蕤宏 撰写日期:2015-10-27
财报摘要:
公司10月24日公布201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59.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33%,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同比增长25.00%。前十大股东明细数据显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00.96万股,占比1.50%,为公司第六大股东。
产品销售毛利率增长助力公司净利润增速企稳回升 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企稳回升,产品销售毛利率较去年提升2.24个百分点至28.99%,销售期间费用率小幅下滑0.39个百分点至17.99%,受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汇兑收益增加致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下滑306.56%,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降至15%以及政府补助增加均对公司净利润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00.53万元,同比增长101.23%。
传统钢琴、智能钢琴研发项目同步推进,不断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公司致力于产品品质与技术提升,不断开发新型号,丰富海伦产品系列,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研发团队引入先进的国外设计理念,自主创新,新设立的五个研发项目覆盖传统钢琴与电子钢琴项目,传统钢琴产销稳步增长。智能钢琴研发亦有突破,智能钢琴(一代)产品已成功发布,已经完成产品化生产的工艺方案设计和生产线规划,从研发立项到产品推出时间周期不足一年,显示开发团队具备较强科研能力。
政策倾斜明显,儿童早期发展有望成为“十三五”规划重点落实项目 教育部及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均针对学校艺术教育及美育工作改进提出指导性意见,统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资源,借助外部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校美育师资整体素质成为各方共识,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有望加大对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扶持力度,公司智能钢琴与线上线下艺术培训项目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持续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15-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4.35亿元、4.95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0.38亿元、0.49亿元、0.60亿元,增发摊薄后EPS分别为0.15元、0.19元、0.24元,对应PE分别为170.10倍、132.20倍、107.83倍。
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外延扩张不达预期;市场系统性风险。
方直科技:业绩符合预期,转型在线教育加速
方直科技 300235
研究机构:国联证券 分析师:牧原 撰写日期:2015-10-27
事件:
公司近期发布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73万元,同比增长19.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0万亿元,同比下滑2.74%。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全年维持稳定。
公司近期发布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73万元,同比增长19.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0万亿元,同比下滑2.74%。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是公司低毛利率的非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增加。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长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减少与营业外收入减少所致。
从体制内切入,发力在线教育。
近期公司定增9亿投资建设教学研云平台与同步资源学习系统,其中包括老师备课学习系统、课程同步软件、作业题库、家校交流平台、口语测评以及远程教学等系统。公司募投两大教育云平台以国家“三通两平台”为发展契机,为教育机构资源平台与人人通提供内容资源与平台运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教育同步软件厂商,耕耘教育同步软件十几年,同国内22多家主流教育出版社建立长期合作,积累大量的内容资源,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一方面依托自身积累的内容资源在建设两大教育云平台的同时,将通过资本市场整合在线教育的内容资源为教育机构提供内容资源与运营服务。公司依托丰富内容资源服务体制内的资源平台与人人通,占领了数据与用户再提供互联网服务变现用户。
给予“推荐”评级
预计2015-2017年EPS为0.14、0.17及0.19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203、166及152倍,看好公司教学研云平台与同步资源学习系统两大教育云平台前景,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因素:
(1)同步软件销售不达预期(2)公司两大教育云平台推广不达预期
奥飞动漫:战略投资图灵机器人进军智能装备领域,依托“IP+智能”打造动漫产业新生态
奥飞动漫 002292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钟奇 撰写日期:2016-01-25
公司携手图灵机器人、法国蓝蛙进军人工智能领域,打造全球首个“家庭智能心生态”。1)公司向图灵机器人战略注资5,000万元人民币,成为图灵机器人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为5%。作为中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图灵机器人还与超过13万的开发者、合作伙伴达成长期合作,共享知识库15亿项。2)公司发布超级飞侠“乐迪”和“嘉佳”两款智能机器人以及儿童智能手表智能产品,将与法国蓝蛙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引入巴迪机器人,预计到2016年年底,奥飞家庭智能终端的总存量将超过100万台。
公司通过战略投资“诺亦腾+乐相”进军虚拟现实,完善“VR/AR+智能”布局,打造线下智能流量入口。1)公司以2,000万美元B轮领投诺亦腾进军VR产业。诺亦腾研发的全球首款全无线人体动作捕捉系统在电影、动画和游戏制作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应用性;2)公司以10%的持股比例战略入股乐相科技(大朋VR)。乐相研制的VR产品包括“大朋头盔+大朋助手“(PC端VR内容聚合平台)、“幻影眼镜+3D播播”(手机APP)、VR一体机,形成完整的VR体验和服务。
公司依托“有妖气+掌阅+灵龙”掌握优质IP资源,打造ACGN泛娱乐生态圈。
公司是国内顶尖的动漫IP运营商9.04亿元收购国内最大的原创漫画平台有妖气获批,揽获异常丰富的IP存量和流量(有妖气常驻漫画家超过2万名,注册用户超600万)。入股灵龙,重点布局影视动画制作、媒体发行、互动娱乐、消费品开发、主题馆等业务模块;牵手掌阅搭建文学内容生态圈,从二次元精品内容创作到渠道分发,再到IP变现进行展开密切合作。
公司在外延投资并购方面动作频频,“IP+科技”将构成未来公司业务增长的主要亮点。公司通过在IP、VR/AR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布局已经从传统的玩具厂商升级为动漫全产业链生态公司。公司传统玩具业务将转型升级为人工智能玩具,毛利率将大幅提高。依托“嘉佳”、“乐迪”、“儿童手表”等智能设备打造流量入口,形成完整产业闭环。未来公司优质的IP资源有望与智能设备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对动漫IP进行高层次的开发与变现。预期公司未来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领域将会有一系列战略布局。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46元、0.63元和0.87元。参考同行业中美盛文化、乐视网2016年PE一致预期为68.72~119.02倍,我们给予公司2016年8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50.40元。看好公司的动漫龙头地位以及在“IP+智能”全动漫产业领域的深度布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重组风险,新产品不达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