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前10百亿可惜这两年倒闭的4家国产传感器企业浙江中光公司失信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700多家从事传感器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市场规模预计在1200亿元以上,未来5年我国传感器市场增长速度将持续在30%以上。
尽管如此,我国传感器产业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高档传感器产品几乎100%从国外进口,90%芯片依赖国外,
国产中低端传感器产品重复生产、竞争激烈。
伴随着新传感器企业的注册和成立,也有许多传感器公司经营不善倒闭、注销。本文统计了几家近年来注销倒闭的、较为出名的传感器企业,
有国内MEMS压力传感器十大企业、大型MEMS封装企业、百亿规模CIS芯片企业
,我们来看看,
什么原因让这些出色的传感器公司倒闭?
获取更多传感器行业深度资讯、报告,了解传感器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等传感器知识,请关注
传感器专家网
,查看往期内容。
盾安传感
盾安传感全称是盾安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2020年解散清算。
盾安传感曾是中国MEMS压力传感器十大企业之一。
盾安传感背靠
上市公司、全球制冷阀件行业龙头企业盾安环境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盾安环境为美的、格力等知名空调厂商提供制冷零部件。
为发展传感器业务,2014年盾安环境与美国 Microlux Technology, Inc.合资成立盾安传感,同时盾安传感在美国出资设立全资公司Dunan Sensing,LLC(以下简称“DS”)。
背靠盾安环境和外资技术,盾安传感发展迅速,2015年
获批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
2019年被赛迪顾问评选为中国MEMS压力传感器十大企业之一
,在中国传感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盾安传感曾计划在绍兴诸暨店口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压力传感器生产基地,
规划形成年产800万只压力传感器生产能力。
然而2020年8月,盾安环境发布了关于解散清算子公司的公告,决定对盾安传感、DS进行解散清算。
根据公告显示,盾安环境认为盾安传感经营业绩不理想,投资收益不及预期是解散的主要原因:
盾安传感及DS自成立以来,
经营业绩不理想,投资收益不及预期,不符合公司现有资源配置及业务发展要求。
根据公司瘦身健体、聚焦主业的战略规划,公司解散盾安传感及DS,并对其进行清算注销。盾安传感及DS清算事项预计
减少公司报告期内合并会计报表利润9,316万元
,具体影响数以公司本年度经审计财务报告为准。
目前,在盾安环境官网仍能看到相关MEMS压力传感器的产品介绍,表明盾安传感的部分MEMS传感器业务收归母公司盾安环境经营,但传感器业务将不会是盾安环境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来源:盾安环境官网
无锡纳微
无锡纳微全称是无锡市纳微电子有限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
无锡纳微成立于200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都有为是该公司技术领头人。
无锡纳微业务涵盖数字、模拟集成电路设计,MEMS芯片设计加工,传感器的封装和测试等领域,在MEMS压力传感器各环节拥有全面的研发实力。
凭借出色的技术实力,
无锡纳微曾是中国MEMS压力传感器主要厂商
,在业内知名度较高。
在2019年5月赛迪顾问发布的《2019 年中国 MEMS 传感器潜力市场暨细分领域优秀本土企业》中,
无锡纳微被列为中国MEMS压力传感器十大企业之一。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早在2018年,无锡纳微就出现经营异常,与无锡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存在租赁纠纷。之后,
无锡纳微已无实际经营
。
2022年5月,无锡纳微营业执照被吊销。
南京德科码
南京德科码全称
德科码(南京)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南京德克玛,成立于2015年12月,根据介绍,主营业务为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
2016年6月,南京市政府、南京德科码以及TowerJazz(来自以色列的晶圆代工厂)宣布合作,在南京建设晶圆厂,
宣布的总投资额达到30亿美元,金额和南京当年3月签约的台积电项目体量相当。
根据规划,该晶圆厂
以微机电系统芯片(MEMS)和CIS芯片(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芯片)生产为主
,项目分为两期:
一期项目为一座8吋晶圆厂,以
电源管理芯片、微机电系统芯片生产为主
,预计投产后产能可达4万片/月;二期项目为8吋晶圆厂1座和12吋晶圆厂1座,预计总投资不低于25亿美元,8吋晶圆厂以
电源管理芯片、射频芯片
生产为主,投产后产能可达6万片/月,12吋晶圆厂以自主开发的
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
生产为主,投产后产能可达2万片/月。
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南京德克玛曾被寄以厚望, “建成后将填补中国 CIS 产业的空白”、“弥补南京电子信息产业‘缺芯’的不足”、“将填补国内相关产业的空白”等诸多溢美之词,被加诸该项目上。
2019年3月底至4月初,
南京德克玛项目资金链断裂
全部停工;2019年11月,南京德科码被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为失信被执行人,沦为欠薪、欠款、欠税的“三欠公司”,
被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列为典型“停摆”集成电路项目播报。
半年后,2020年5月,南京德克玛被提交强制清算与破产申请;2021年6月,南京德克玛被正式注销。
从正式成立,到被注销,南京德克玛仅存续了5年时间。
山东盛品电子
山东盛品电子全称为山东盛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
是一家
专注于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及MEMS传感器产品封装测试
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业务包括IC封装测试、MEMS传感器封装测试、工程样品处理和封装原型开发。
山东盛品电子是国内较大型的IC与MEMS封装代工企业,曾入选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
“高可靠智能MEMS传感器封装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2020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
“工业安全实时监测微型传感器制造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
截止解散前,山东盛品电子与与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翔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等国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签有封装加工合同。
山东盛品电子在经营状况上并无问题,并且前景良好。
但在今年3月(2022年3月),传出解散纠纷判决文书,5月正式执行破产重组,
其背后原因却是企业创始人间的冲突。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邢广军、山东盛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解散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显示:
盛品公司
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为此
公司创始人之一邢广军请求解散公司
,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司法强制解散公司的条件。
判决书谈到,案件的双方邢广军和刘昭麟均是盛品公司的创始人,
盛品公司是由这仅有的两个股东邢广军与刘昭麟共同艰苦创立而成
,所以在公司内部一直设有董事会这一组织机构。邢广军、刘昭麟均为董事会成员,盛品公司的议事方式、决策方式是董事会制。
由邢广军、刘昭麟两人组成的董事会,是盛品公司企业管理中枢的最高业务执行机构,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项。
▲山东盛品电子股权结构(来源:天眼查)
2019年9月16日,刘昭麟提出其要全面接管二厂[山东盛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芯公司)-盛品公司事业部],
刘昭麟没有直接与邢广军沟通磋商,而是直接越过了邢广军强行接管。
然而之前关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均是刘昭麟、邢广军两人股东共同商议决定,无论是召开股东会会议的形式一致表决通过还是通过公司办公邮件的形式,董事会成员刘昭麟、邢广军一致表决通过,都会有一个形式上的一致同意。但是这次是刘昭麟单方提出其要全面接管二厂,
这一事件,可以证明刘昭麟、邢广军两人早已产生了冲突矛盾,已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了董事会僵局。
在判决书中写到,
即使公司经营前景良好、有盈利空间,也并非公司解散的阻却事由。
最终,法院做出山东盛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解散的判决。
结语
本文列举了4家近几年注销倒闭、破产清算的较大型的传感器企业,涉及研发设计与封装制造等传感器产业链。
其中,盾安传感和无锡纳微,都是由于经营压力,被迫倒闭。两家企业均主要从事MEMS压力传感器业务,压力传感器是我国传感器企业产品集中度最高的领域之一,也是竞争烈度最强的国产传感器领域之一。
两家企业的倒闭,从侧面印证了我国在中低端传感器领域重复生产、价格竞争的困境。
南京德科码围绕着CIS图像传感器大举建立晶圆厂,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从建立到破产清算,约仅5年时间,折射当下国内半导体“狂热”背后的泡沫。
山东盛品电子的解散则更为可惜,作为国内较大型的IC和MEMS封装企业,与多家知名机构签有代工合同,业务经营前景光明,由于创始人间的冲突导致公司最终走向解散的结果。
潮起潮落,随着近些年的半导体产业热潮,许多新传感器企业、MEMS企业成立,在市场的考验下倒闭、破产在所难免。同时,我们也看到
纳芯微、思特威、奥迪威、奥比中光、芯动联科、兰宝传感、中芯集成、南京高华等许多上市或正准备上市的传感企业名单。
对于传感企业的发展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传感器专家网公众号本内容底下留言讨论。
声明
:本文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观点或立场。更多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如有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
sensorexpert@sensorexper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