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土门的由来与历史变迁土门到大唐电信多少公里
出西安市西门,往西,西二环与丰镐西路交汇处,有一处叫“土门”的地方。
“土门”的北面,是大庆路,大庆路西段有一处被称为丝绸之路起点的群雕。“土门”的南面,便是丰庆路与昆明路的交汇处了。
西二环在昆明路与大庆路这一段,有一条地下封闭的暗渠。这条渠是民国时期,陕西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设计制定修建的关中八惠之一,“沣惠渠”引水工程的一部分。
沣惠渠从沣河秦镇段设拦河坝(被称为沣惠渠首),引水至西安。
沣惠渠设计灌溉面积21万余亩,南起沣惠,西临沣河,北至渭河,东北达未央。甚至流进了未央区的团结水库。沣惠渠在镐京的焦村南流入西安郊区,于漳浒寨分为两渠。总干渠在长安境内,“一干八斗两支”渠(六斗早废,实用七条斗渠)灌长安县沣惠、细柳、义井、镐京,鱼化等乡农田近两万亩。七条斗渠共长十七余公里,现可以利用的不足7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年以后因各种原因损坏,仅能灌田3000余亩。
那些年,从沣惠渠引入西安的渠水,在昆明路,在土门以下的某些渠段,经常是逢雨必涝,成了一害。
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安修建二环路,整修昆明渠,问题才得到改善。
八十年代初,我到西安上学的时候。土门十字主要还是以沣惠渠两岸商业集市为主。十字南面,巷子里头,有土门商场,有信用社,有油脂厂,商场里面有国营理发馆,有布匹绸缎,有日用农副产品。此外,还有几家国营的企事业单位。
十字以西南面有庆安公司所属的“五一一礼堂”,也叫“庆安工人文化宫”或“庆安文体中心”,是庆安公司的俱乐部,为解决土门地区的单位或职工开展业余文化活动提供了方便。后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被人承包,改造成了一个名叫“伊丽莎白旱冰城”的滑冰场。紧挨着的土门邮局,军工三院等等。土门邮局的正对面有一条巷子,里面分布着庆安公司的家属区,依次按照某某街坊排列。
往北,在大土门村村东,有“土门工人文化宫”人们常说,土门工人文化宫不是在土门,在土门的是“庆安文体中心”。两家都可以放电影,都可以搞一些群众性的集会活动,有些不熟悉的人,往往就跑错了。
当时,沣惠渠岸上,有一家南方人就渠搭建的一个名叫“江南饭店”的地方,主要经营南方菜系,那是土门十字最早的私营饭店,生意十分火爆。
十字北面是自由市场,市场口有早市卖菜买菜的,往北里面一点是卖服装鞋帽日用百货一类的自市场,市场里在沣惠渠岸上是一排石棉瓦搭建的,下面是水泥板排开的各种摊位,里面应有尽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时令水果,算是临时摊位了。而西面,则是各种有固定门面房的商业经营单位。
当时,有些污水雨水同时排进了沣惠渠里,沣惠渠也就变得恶臭不堪。
土门的繁荣是与当时国家援建大西北政策分不开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西二环的改建扩建,土门市场便迁往药厂十字附近的新市场了,土门市场也随着城市建设结束了她在沣惠渠岸存在的历史使命。当时,土门市场是西门以外比较繁华的地方了,是属西安四大市场之一。东有康复路,南有小寨,北有龙首村,西有土门。
上世纪50年代,庆安公司、新华印刷厂、西安印钞厂、西安制药厂、西安油漆总厂、西安保温瓶厂、西安机床厂等一大批大中型国家企业在这里落户,土门地区人口急剧增长,二十几年的时间,家庭,子女的繁衍,附近村民激增,农村人口的不断融入。土门这个地方已不仅仅用繁华两个字能形容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然,这是题外话。
土门十字的东面,沿沣惠渠南北有一条顺渠路,叫沣惠路,十字南面叫沣惠南路,十字北面叫沣惠北路。
八十年代,土门十字有一大转盘,转盘里面是马军寨村的蔬菜用地,转盘南面,是红星乳品厂,乳品厂与蔬菜地中间是田间小路,尚未打通,西去东往的车辆、行人只能走北面的道路。北面道路上,坐北朝南的单位有五金店,烟草公司,电信四分局,商校等等。在那个时候,也是极尽繁华。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到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二环路改造完成,土门转盘的打通,丰登路与南二环也随机贯通,丰庆公园,土门街心花园的建成,为土门地区的繁荣更是增添了一笔色彩。
土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据史料记载,“唐长安城东南西北各有三座城门,共十二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金光门遗址处于西安市沣镐路与沣惠路相交的十字,人称土门什字,附近有小土门村”。按照当时的位置,土门,即为开远门门,然而唐朝末年,随着朱温朱全忠挟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东迁开封,一把大火毁了大唐城池。大唐城门便也雄风不在,化成了连绵不断的土堆。
江山易主,城头变换,几度沧桑,几度轮回。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经过千年历史巨变。经过千年物换星移。不知不觉的不知在哪个时候?在哪个朝代?人们便把这些经过战火熏烤,经过风雨冲刷的焦土破门,残垣断壁,用土的不能再土的叫法,给她取了一个比较形象而贴切的名字“土门”,这便是土门这个名称的由来。
土门有她的前世辉煌,土门也有她的历史悲哀。辉煌与悲哀,都已被西安沉重的黄土掩埋,但他厚重的文化历史,却在现代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依然传续。
西安西二环的高架环绕,西安地铁八号线的南北穿行。令当年同一位置的大唐荣耀,再度发挥了其青春的魅力。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作者删除)
壬寅年九月十六日
文杰书于西安
作者简介:李文杰,原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干部,作家,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会员。散文《仪祉湖感怀》获“第二届逸文杯大赛” 二等奖。《秦镇古城墙》《灵感寺的传说》《南留村的葱》等文章获得“中国好文章”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称号。出版有散文集《那一抹残存的记忆》一书,该书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写作方向 : 重拾传统文化,挖掘历史遗留。关注三农题材,野说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