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地矿第一股变脸记山东鲁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地矿第一股”,刚上市两年的山东地矿就遇到矿业寒冬,业绩变脸,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次跨界轮胎产业,山东地矿选择与莱芜大型轮胎企业山东慧通成立合资公司,最终目的是收购山东慧通以及关联企业烟台宏业的所有轮胎产能。在斜交胎已成为“夕阳产业”的今天,山东地矿借助此番收购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最终目标,仍旧待市场考验。记者张冠超
合资公司落子莱芜
8月7日,山东地矿(000409.SZ)发布公告,宣布作为其全资子公司的山东鲁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鲁地投资”),在当月6日与山东慧通轮胎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慧通”)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莱芜市莱城工业区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据了解,合资公司暂定名山东地矿慧通特种轮胎有限公司(简称“地矿慧通”),注册资本高达3亿,其中鲁地投资将出资2.1亿元持股70%,而山东慧通则出资0.9亿元持股30%,地矿慧通成立后,主要从事轮胎、橡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山东地矿大股东为国企山东地矿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12月借壳泰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复实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是全国地矿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以矿石采掘为主业。山东慧通则是一家位于莱芜市的民营企业,成立于2003年10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际控制人为持股75%的自然人谭永兵。
记者在山东慧通官网上看到,该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实心轮胎、载重汽车轮胎、工业轮胎、工程轮胎、农业轮胎、特种专用轮胎,年产能为200万标准套,出口市场含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为小松、TBC、中国重汽等企业提供配套。“山东慧通是莱芜最大的轮胎企业,主要做斜交胎和工程胎,市场份额在省内可以排前五名,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应该说近两年市场还不错,销售额也在增长,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转型全钢和半钢子午胎,山东慧通的市场份额反而有所扩大。”山东橡胶工业协会会长张洪民对山东商报记者表示。
卓创资讯轮胎行业分析师江云告诉记者,山东慧通去年销售额约为4.3亿美元,在山东斜交胎生产企业中排名第四,近年产能扩张幅度比较大,目前年产能大概在450万至500万标准套,虽然国内外市场也有一定的缩水,但运营状况总体不错。
将“鲸吞”山东慧通
对于双方的合作,山东地矿也在公告中做出了详细披露。新成立的地矿慧通并非要另起炉灶,而是要“吸收”山东慧通的产能,而一旦时机成熟,将把山东慧通和关联企业烟台宏业橡胶有限公司(简称“烟台宏业”)全部收入囊中。具体而言,根据鲁地投资、山东慧通、烟台宏业等三方在8月6日签署《合作经营框架合作书》(简称“《合作书》”),鲁地投资将首先对山东慧通展开尽职调查,调查结束后若双方选择继续合作,地矿慧通将收购山东慧通的有效经营性资产。《合作书》中表示,在合作经营期间,若地矿慧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市场、技术、管理等优势,不断拓宽市场领域,规范内部经营管理。一旦条件成熟,山东地矿将分步收购山东慧通及谭永兵所实际控制的所有与轮胎生产经营有关的经营性资产。
据了解,除山东慧通外,谭永兵实际控制的轮胎生产企业主要指烟台宏业。工商登记信息显示,烟台宏业成立于2011年9月,注册资本2500万,主要从事实心轮胎及轮辋的生产和销售。
对于烟台宏业的运营状况,据山东省商务厅消息,烟台宏业截至今年5月,共实现销售收入4215万元,完成出口额412万美元,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完成出口额1000万美元。
山东地矿表示,谭永兵承诺将积极对烟台宏业进行规范化整改,保证山东地矿在2016年底前完成对烟台宏业的收购。同时,为避免与地矿慧通同业竞争,未来烟台宏业将专门为地矿慧通做代加工、代销售业务,不再从事任何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山东慧通资金压力较大
一家是全国地矿系统第一股,背靠大型国企山东地矿集团有限公司,深耕矿业市场,而另一方则是在山东轮胎市场中十分低调,从未进入中国橡胶工业百强企业的莱芜民企。两者突然走到一起不免显得有些突兀。
10日,记者致电山东慧通,就合作事宜欲采访谭永兵,但采访要求被其秘书柳善涛拒绝。不过据该公司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山东慧通刚实施了搬迁,产能主要迁往位于莱芜口镇的工业园,主要生产斜交胎和半钢胎,此外公司在烟台栖霞也有一处新建产业园,主要做实心胎。山东慧通在官网上称,目前公司的橡胶工业园正在建设当中,实施搬迁改造后,公司将在新建工业园内扩建100万套半钢工程胎项目;工业园总占地面积500亩,主要研制生产各类特种胎、轻卡胎、半钢工程机械轮胎及高性能轿车子午胎,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此外,烟台宏业目前也在烟台栖霞市中桥镇建立生产基地。江云分析,山东慧通2014年投资扩产,同时还在青岛买楼置地,资金压力比较大,山东地矿背靠国资实力强大,此次投资能够为山东慧通带来大量资金,这应该是本次收购达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山东地矿方面来说,其在公告中表示,出资设立地矿慧通的目的是培养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创新业务模式,拓展公司业务领域,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最终实现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记者联系到山东地矿董秘李永刚,但其并未就这一问题给予回复。
山东地矿“寒冬”求变
据了解,2012年底泰复实业实施重组,向山东地矿集团有限公司(原山东鲁地投资控股公司,2013年12月更名)等8家公司及自然人定向增发3.01亿股购买资产,并将原有的丰泰生物股权对外出售。重组完成后,山东地矿局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主营业务转变为铁矿石开采、加工和铁精粉销售。
借壳后,山东地矿成为全国地矿系统中第一家上市公司。对于上市公司定位,山东省地矿局曾表示,将以山东地矿作为其矿业开发的唯一平台,结合自身在地质矿产勘查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国内一流的大型探采一体化矿业公司。
不过,上市仅两年后,山东地矿业绩就大幅“变脸”。2014年,山东地矿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减少22.34%。
而今年7月15日,山东地矿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将亏损4500万元-5200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67.97%—294.10%。亏损主要原因是铁精粉市场销售价格仍然持续严重下滑,同时公司贷款融资增加,财务费用增幅较大。“一方面国际矿业形势严峻,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多种矿产品一路下行,同时国际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等公司不断扩大产能,给国内铁矿石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大力推进钢铁等行业的产能与结构调整升级,集中力量淘汰落后产能,国内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日渐显著,致使铁矿石价格很难反弹。”
在2014年年报中,山东地矿做出了上述较为悲观的预测。其表示,2014年以来国内铁矿石价格跌幅超过50%,而未来市场形势将更加严峻,预测2015年铁矿石市场将继续处于供大于求的形势,铁矿石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跌,给公司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押注斜交胎市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山东慧通主营业务的斜交胎,已被山东省政府纳入产业转型升级的淘汰序列。《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中明确提出,将加快淘汰斜交胎及落后子午胎产能,到2017年末力争淘汰斜交胎产能1200万套,到2020年末淘汰2000万套。
“山东慧通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因为淘汰产能受限会从产能较小的企业入手,山东慧通显然不在此列,另外目前农用胎、工程胎子午化率非常非常低,市场对斜交胎仍旧有大量需求,子午胎对斜交胎的市场挤压不会很大,未来应该是产业整合期,大企业将凭借品牌和实力获得更多市场。”江云分析。
记者还注意到,山东慧通此前曾表示,公司研制的井下铲运机专用光面轮胎,已对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鲁中冶金矿山有限公司、济南钢城矿业有限公司、山东金鼎矿业有限公司等省矿山企业供货,在安徽、内蒙古、河北等地也拥有一定市场。与山东地矿存在一定的产业契合。
对于与山东慧通合作的具体原因,以及对未来产业转型的预期目标,记者致电山东地矿董秘李永刚询问,并按其要求发送采访提纲。不过截至发稿前,山东地矿方面尚未就采访事宜作出任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