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达人

【推荐】佼佼者李兴明-华桥基金会

Kate 0

在七彩云南,有个芷村镇,隶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

那里地势呈阶梯状,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012.9毫米,年均气温15.5°C,无霜期长达330-336天。

这样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为农户种植枇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沃壤

——那里的枇杷口感甜、肉头厚,含糖量12%-16%,高出全国其他产区2个百分点;可食用部分占40%-60%,高出其他产区30%左右。

正因此,枇杷成了当地农户的“金果果”,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植枇杷。

李兴明就是当地种植枇杷的3000多户果农之一,亦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兴明和他心爱的枇杷树

2002年,李兴明开始种植枇杷。和那些眼里只有枇杷、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相比,李兴明的视野和思路显然宽阔得多。在种植的过程中,李兴明发现,能不能实现创收,创收多少钱,不单单只和枇杷的产量有关,还和枇杷的品种、品质、管理、销路等也有很大的关系。经过几年实践,当他深刻领悟到,这些不是靠他一个人能完成时,他便走进了芷村镇人民政府,主动向其求助。

李兴明和农户们正在分拣枇杷

在当地镇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农户们很快有了新的盼头——当地引进了

“长虹三号”、“大五星”、“解放钟”、“大红袍”、“大叶子”

等一批优质枇杷品种,大家纷纷进行品种改良,种上了新的希望。

就这样,和其他农户一样,李兴明的枇杷种植规模按下了快进键,他的枇杷地也由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了如今的500余亩。

枇杷的品质、产量上去了,但李兴明很快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那就是枇杷的销路和家庭收益。当地一直以家庭为单位种植枇杷,但是这样零零散散的局面,却不能让农户发家致富。

他发现,几户人家的枇杷产量既满足不了客户需求,也抵制不住市场价格战。往往大家辛辛苦苦忙乎一年,种出来的枇杷却卖不到好价钱。

在李兴明的奔波下,蒙自市双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人多力量大,如果把大家聚集起来,是不是比一个人单打独斗更容易把事情办好?李兴明想到了合作。于是,2018年7月,李兴明带头成立了蒙自市双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当地多年以来以家庭为单位的散户式种植方式,以合作社的形式统一种植、管理、经营。

合作社要张罗的事情可不少,从枇杷种植到销售,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操心。比如

采购、供应社员所需的种植物资,开展技术咨询,收购社员及同类经营户种植的枇杷

等等。成立之初,许多农户对这样的新生模式心存观望,只有五六户加入合作社。

枇杷丰收季,随着农户们的忙碌,一箱箱枇杷即将从这里出发

但随着李兴明全心扑进合作社,内抓枇杷科学种植,外跑销售渠道,规模化经营的效果立竿见影。短短几年,合作社的规模不断壮大,社员已发展到了70多户,枇杷的种植面积突破了2000亩。而在经济效益上,社员的家庭年收益实现了翻番。

如今,虽说随着合作社日益壮大,枇杷销路不用愁,但目光长远的李兴明可不满足于此。

去年12月,

随着上海市华侨基金会“桑梓助农”项目的“桑梓小站”设进了芷村,村里有了固定的农户交流培训场地、有了站长的专人服务和农技专家的指导,李兴明的干劲更足了。

对于虎年,他也有了更多期待,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虎年愿望清单”。

愿望一:果农能安心在家种植枇杷

“最大的愿望是新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赶快结束,大家都能平安健康,镇上的农户不用外出打工,都能安心留在家里种植枇杷、教育孩子、孝敬老人!”李兴明的愿望很朴素,

他期盼虎年风调雨顺,枇杷顺利成长,农户的辛苦付出都能有所收获。

愿望二:更新枇杷种植品种

“长虹三号”、“大五星”、“解放钟”、“大红袍”、“大叶子”、“花五星”……这些是合作社当前的枇杷种植品种,其中2/3是长虹。

这些品种各有千秋,其中“长虹”口味甜,“解放钟”个头大,“大五星”颜色漂亮且耐运,“大叶子”和“大红袍”果粒晶莹剔透,“花五星”口感最好。

但是近几年因为坐果率低,产出效益不高,枇杷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新的一年,

李兴明希望有新品种加入,不断优化当地枇杷种植品种结构,提升种植坐效。

愿望三:获得农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枇杷种植过程中会遇到霜冻、病虫害、坐果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有时还会遇到更棘手的问题,让大家的心血付诸东流。

对此,李兴明的愿望十分强烈:

如果能有农业方面的专家前来指导,在枇杷品种更新、日常种植技术管理、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药施肥、鲜果采摘及包装、枇杷产品深加工等各方面给我们指点迷津,

帮我们解决技术难题,那我们种植枇杷就能事半功倍,大家也更有底气了!

愿望四:打通线上销售渠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合作社的枇杷销售渠道不稳定,销售情况时好时坏,让农户们心底不踏实,不敢放开手脚去干。这也是李兴明的一大心头患。

新的一年,李兴明希望在

稳定线下销售渠道的同时,开拓并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如果可能,我还希望有自己的枇杷转运车、物流专线,这样枇杷在运输过程中不容易出问题,客户能收到最新鲜的枇杷,对我们满意度更高。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目标,呵呵。”

愿望五:壮大合作社规模

“我希望镇里有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统一学习、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采摘,按时采摘、现采现发,这样就能保证枇杷的品质和新鲜度,消费者拿到手的枇杷品质更有保障,也更能保障农户的利益。”

李兴明认为只有枇杷品质得到保证,销售才会更顺畅,相较于散户散种的模式,合作显然是更好的出路。

愿望六:开休闲农家乐、农家养老院

“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我想先解决燃眉之急,

扩大枇杷收购分拣场所,现在的有些不够用了。

”对于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后的“事业2.0版图”,李兴明也有着美好的设想。

“在打理好合作社的同时,

我还想开一家休闲农家乐,做一些枇杷美食、枇杷酒宴,让四面八方的游客过来吃枇杷,摘枇杷。如果可能,还想开一家农家养老院,

通过一些休闲农业项目,让老人们在美好的环境里休闲、养老两不误。”

关于云南蒙自枇杷

枇杷一树全身宝:果可鲜食和肺胃,花可做茶叶治感冒,核可入药治咳嗽,皮可煎服治呕吐,根可炖服治关节。

云南蒙自常年阳光普照,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加上独特的肥沃红土地,造就了枇杷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云南蒙自枇杷一年能结两季果,每年国庆节前夕枇杷开始挂果,一直延续到次年4月结束。当地枇杷皮薄、果肉饱满多汁,口感甜而不腻,稍有微酸度支持。

(此处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如有捐赠需求,请到今日头条 APP 查看)

关于“桑梓助农”

“桑梓助农”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聚焦农民增收问题,通过“3+X”模式(桑梓小站、桑梓助农团、桑梓研学营+新农人支持),协助农民在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民手艺技艺创业方面搭建发展平台,以先进生产力支持更多农业从业者,让现代农业技术惠及更多新时代农民,促进农产品可持续提质,进而实现农户增收,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小型影像测量仪

影像仪测量

高精度光学测量仪

相关内容